政企智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范周:多模式推动“文旅+康养”深度融合发展

来源:改革网作者:李琳静时间:2024-09-04

在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的当下,“文旅+康养”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8月25日,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文化和旅游分会主任委员范周2024中国(阳江·阳西)长寿产业经济发展大会上表示,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文化旅游与康养融合发展大力支持老年旅游保险、旅居养老产业平台以及旅游目的地建设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并在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模式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文化+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目前,我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呈现强劲势头,但与居民养老服务的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相比,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数量还有待提升,供给质效也需进一步增强。因此,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需要不断完善养老服务领域各方面政策,除鼓励机构规模化、专业化运营外,还应支持养老行业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以创新养老服务新模式、新业态。

二是以生态资源为依托的康养旅游模式。养生型的旅游紧紧依托地方丰富的资源禀赋、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对其进行养生保健设施和项目的开发,使游客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其中,以温泉、森林、滨海为特色资源的康养旅游形式受到广大银发群体的喜爱。

三是中国式医养康养与文旅融合发展相结合模式。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对中医药文化、名胜古迹、博物馆、种植基地、药用动植物园、药膳食疗馆等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乡村度假区、主题文化街、特色酒店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中医药和旅游的跨界融合,正作为一种新兴的模式受到广泛关注。

四是文旅拓展老年教育新形式。2023年3月,国家老年大学正式挂牌成立,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举措,也是我国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除了传统老年大学外,当前老年教育与文旅融合衍生出多种形式,不少高校老师也想办法参加老年教育活动。老年教育既是社会需求,也是产业。建设当下老年人需要的游学业态还需多方协力破题,解决两大难题:一方面,老年人身体机能及数字化产品使用的能力比较薄弱,旅途中常常会遭遇旅游设施使用不便、各种业务办理复杂、不会使用电子设备等问题;另一方面,现阶段的游学产品,主要以青少年为主,导致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游学产品较少,难以满足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

五是用“AI和爱”构建文旅康养服务新业态。《“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在老年用品领域的深度应用。当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和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中集成应用的研发工作正在快速推进。具体应用的案例涉及到大模型定制旅游路线、景区适老化智慧监测、AI实时问答等多种场景;针对老年出境游热潮,市场上还涌现出一批基于AI云工具打造的翻译机,解决银发用户普遍面临的打字繁琐、语音障碍等难题,借助科技力量,让银发群体感受更多人文关怀。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