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解读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4-09-02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治理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枫桥经验”诞生于浙江诸暨,60余年来,这一植根中华大地的东方经验、中国智慧,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形成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成为我们党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的“传家宝”。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要厚植和发挥党的领导优势。“枫桥经验”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依靠基层党组织和广大群众,就地解决矛盾纠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使党的领导政治优势转化为化解矛盾纠纷的强大效能。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刻领会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主动顺应新形势下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时代要求,提升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强化党对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的领导,扎实推进市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轴心”作用,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感召力、影响力,打造服务群众、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要强化联动整合社会治理力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必须把“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作为目标导向,将基层一线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主阵地,切实把基层的事办好、把群众身边的问题解决好。完善三级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建设县、街(乡镇)、社区(村)三级贯通的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平台,做强公安

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做实社区警务室、人民调解室、法律服务室“三室联建”。加强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完善“双格双网”治理模式,以“警网融合”为切入点,推进社区警格与综治网格深度融合,健全完善“四合四联”工作机制,推动基层治理力量融合、功能聚合、资源整合。完善街道(乡镇)政法委员统筹指导基层政法力量机制,健全三级平安志愿服务体系,发展在职党员、楼门栋长、物业保安、快递小哥等加入群防群治队伍,组织社区民警、社区工作者、人民调解员等力量共同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确保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在基层有人抓、有人干。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要把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最大创新发展,就是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方式纳入法治轨道。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尺度,明确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的主体责任,推动职能部门按照法定程序履职、按照法定环节配合,引导群众依照法定程序反映问题、依照法律规定解决问题。抓住信访工作法治化这个重点,精准规范转送交办督办信访事项,充分发挥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把信访工作的理念思路、工作体系、工作方法、考核评价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上来。发挥政法机关示范表率作用,着力构建调解优先、分层递进、司法兜底的多元化解工作体系,引导群众在法律框架下分清是非、在权利义务统一中判断对错,为各部门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作出示范和表率。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书写一个个基层治理的鲜活故事,铺就一座座沟通党心民心的连心桥,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中共山东省巨野县委党校 彭卫华)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