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稿件作者:时间:2024-08-30
改革网讯 记者薛秀红报道 近日,主题为“提升传播效能助力绿色发展”的第29期环境茶座在京举办。活动旨在探讨如何提升环境传播能力、科学应对环境突发事件,更好地推动企业绿色发展。本期茶座由中国环境记协主办,环境记协民生与法新闻宣传委员会、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协办,蒙牛集团支持。
茶座上,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秘书长、媒商智库负责人李颖,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分别围绕“5G时代舆论引导与危机处置”“环境大数据时代企业绿色行动策略”话题做讲座。
李颖结合当前舆论呈现出的真相碎片化、阵地迷宫化、观点割裂化、情绪极端化等情况,给出了一套有针对性的应对舆情危机的策略工具包,并结合丰富的案例进行讲解。一是企业应使用“三定”工具包找准战略锚点,管理并调试同舆论和其他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二是危机发生时,要使用“三敏”工具包进行趋势研判,与公众实现同理、共情;三是危机应对工作机制,应注重“三库”建设,实现内部机制、资源主体和内容传播等多方面协同。此外,她还给出实操层面上关口前置、风险分级、响应分级、策略沟通等处置策略。
马军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构建环境信用监管体系”。10年来,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取得历史性进展,环境监管记录和排污许可信息充分公开,8万余家重点企业已依法开展信息披露,环境信用制度也在一些地区建立起来,污染企业一处违规、处处受限。进入环境大数据时代,企业必须提升环保责任意识,规范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提高环境信用监测水平,回应社会关切,与利益方良性互动,合力推进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
中国环境记协秘书长白志军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舆论态势向好。但也要看到,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突发环境事件仍多发频发,舆情发酵情况时有发生。提升传播效能,不仅是企业应对舆情的需要,更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企业应建立应对机制,密切监测舆情;及时坦诚回应,杜绝拖延滞后;有效采取措施,切实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教训,维护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