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李琳静时间:2024-08-28
“人形机器人能否批量化生产取决于市场需求。”大连蒂艾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蒂艾斯科技”)联合创始人、总裁李博阳在8月24日举行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上表示,人形机器人产品要在需求场景下达到可使用状态才能进行批量生产,而现阶段的人形机器人产品绝大多数还无法满足各类场景需求,人形机器人产品想要实现大规模量产还需要继续努力。
大连蒂艾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总裁李博阳
除市场需求外,成本也是人形机器人实现量产需要解决的难题。李博阳认为,零部件、日常使用的算法、大模型支出都应该处于一个成本可控的状态,人形机器人在满足场景需求和市场需求的情况下,考虑降本增效这一难题,才能更好实现批量生产。
产学研一体化是人形机器人领域控制成本、适应场景和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在,各大高校很多优秀项目还未充分挖掘,可以将高校的科研成果与企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协同打造人形机器人的软硬件系统及应用场景,将高校可适用的理论成果转化为产品所需技术的同时,吸引更多高校的优秀人才从事人形机器人行业。”
李博阳认为,人形机器人可能率先在工业场景和特种应用场景实现落地,但工业场景最先落地的产品不一定是完全形态的人形机器人,移动方案可能是轮式或者轮足,手部可能是工具形态而不是完全五指状态的产品,此类产品可以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在短期内即可实现多种场景落地应用。此外,面向公共服务场景的人机交互仿生人形机器人也已经开始批量落地应用。
据悉,蒂艾斯科技专注于仿生人形机器人赛道,坚持做可以和人进行自然交互的机器人产品,致力于将人形机器人和大模型深度融合,这种融合集控制技术、情感AI以及有角色的NPC大模型为一体,在面部表情和情绪的识别表达上与人类保持一致。李博阳表示,机器人产品也像电脑、手机和汽车一样,在发展初期起着生产力工具的作用,要想真正迎来市场爆发,还需满足我们日常生活需要,可以节约时间、提供娱乐、生活服务、减少消耗,甚至提供情绪价值,所以,未来真正能够迎来机器人大爆发的阶段应该是ToC端的应用,特别是服务场景或者是生活娱乐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