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4-08-25
□田组轩
□中国改革报记者丁南
“像我们这种老旧小区,原本是没有规划停车场的,没有车位大家就乱停,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连走路都不方便。现在好了,小区改造以后,不仅停车规范有序,小区环境也越来越美了。”福建省大田县昌盛花园小区陈女士的言辞之间溢出满满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是大田县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大田县聚焦党建赋能,深化拓展近邻党建工作内涵,通过实行村社联动、加强网格管理、汇聚治理力量,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用社区的“微治理”串起居民群众的“微幸福”。
村社联动构建善治“新格局”
“以前一到晚上,传出来的声音大得根本无法入睡,哪怕把窗户关了还是很吵,你们协调后,我们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7月8日,在大田县均溪镇东门社区,居民吴桂春对前来入户的东门社区党总支书记林淑香说。
吴桂春家附近的一家KTV重新装修营业后,由于降噪措施细节没有做到位,噪声影响了周边住户正常休息。接到社区居民多次反映后,东门社区工作人员立即将情况报告给联合党委,由联合党委进行处理。了解到该场所产权归属红星村后,联合党委便组织社区和红星村工作人员配合派出所民警上门沟通协调。经过4天时间,KTV加装窗户和消防门隔音设施,将噪声扰民问题整改到位。
“自从推行村社联动党建模式以来,我们坚持党委引领,通过村社联动,实现区域协同治理,有效解决了城区村、社区交叉覆盖区域多头管理、重复管理或是漏管的问题。”林淑香介绍说。
针对城中村村民与社区居民混居的状况,大田县围绕“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治理联动”工作思路,探索建立“村社联合党委+村(社)党总支+网格党支部”组织体系,有效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事务共商、难题共解、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文明共创的村居管理新格局。目前,已组建联合党委3个,共组织开展近邻恳谈会19场次,开展健康义诊、维修小家电等活动20余场次,收集社情民意60余条,协调解决乱停车、噪声扰民等问题40余个,化解矛盾20余起,覆盖村居民超1500人次。
网格管理解锁善治“新密码”
“虹山路某栋楼的个别住户,非常不文明,经常将吃剩的外卖和生活垃圾从家中抛下,导致楼下臭不可闻、蚊蝇滋生,这种状况已经持续半年多了,希望社区督促相关部门尽快处理。”6月3日,镇东社区网格员微信群中,居民反映了住户乱抛生活垃圾的问题。
网格员廖生慧收到消息后,立即同物业人员上门逐一排查,最终顺利找到高空抛物的住户,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告知高空抛物的严重危害以及需承担的法律责任。随后,住户认识到错误,表示以后将杜绝该行为,并自觉爱护小区环境,和大家共同维护“头顶上的安全”。
“有事就找网格员”,已然成为居民群众的共识。均溪镇地处城区,常住人口15.24万人,为了更好地开展服务,将8个社区分为122个网格,整合党建、政法、民政等各类服务事项纳入网格统一管理,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主体、楼栋为活动单元、党员为服务骨干的社区治理“一张网”。
“目前,8个社区已配备楼栋长782名、网格员147名。其中,有12名物业企业职工兼职社区网格员。我们采取线上党员中心户、楼栋长、网格员分级牵头组建微信群,线下开展大走访等形式,及时汇总群众的问题、建议,实现网格化联动、精准化管理。今年以来,共收集意见建议50余条,解决各类诉求210余件。”均溪镇党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汇聚力量凝聚善治“新合力”
“大堂消防通道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小区主干道机动车乱停放需治理”“2号门岗幼儿园需增设雨棚”……在大田县碧桂园红心碧海志愿服务先锋队与碧桂园物业共同开展的“金点子”征集活动中,针对小区治理问题,居民们纷纷提出解决方案。
“红心碧海志愿服务先锋队由我们社区党总支牵头成立,现有成员54名,包括网格员、物业人员、楼长、党员志愿者及热心居民,由先锋队成员收集楼栋业主的需求或意见,通过不定期组织召开‘社区—物业—居民’议事协商会议,推动小区事务自议自决,让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仙亭社区党总支书记陈玉音介绍说,自2023年3月成立以来,红心碧海志愿服务先锋队帮助辖区居民解决问题10余件。
除了组建红心碧海志愿服务先锋队,大田县还动员160家文明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组织2700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小区报到服务,引导在职党员主动领办、精准服务群众700余次。支持物业企业、业委会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窗口,通过公开办事指南、简化办理流程,梳理出即办、代办、综合办等七类服务78项内容。目前,共为居民提供就业信息980余次,以更优服务赢得居民群众更高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