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李琳静时间:2024-08-22
改革网讯 8月21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及相关单位共同举办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大会以“共育新质生产力,共享智能新未来”为主题,突出尖端引领与融通合作,3天主论坛和26场专题论坛聚焦前沿技术、产业动向和创新成果,深入研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带来的新趋势、新机遇。来自全世界各地的领导嘉宾、国际组织、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1000余位代表参加大会开幕式。
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全国妇联副主席、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在主持大会开幕式时,向与会各方对大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她指出,2015年,习近平主席向首届世界机器人大会致贺信,为促进机器人技术产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年来,世界机器人大会累计召开近200场论坛,邀请2246位专家做报告,吸引近140万人次参会、1249家企业参展,有力推动了机器人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已成为全球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引领盛会”“产业推动盛会”“国际合作盛会”。本届大会以“共育新质生产力,共享智能新未来”为主题,通过深入研讨、集中展示最新技术、最新产品、最新应用,为各方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在致辞中表示,十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认真贯彻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创新政策支持,推进生产服务模式变革,促使我国机器人产业“从小到大”,到今天已经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也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下一步,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大力开展机器人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完善“机器人+”应用体系,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机器人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自主性适用性大幅提升,应用边界不断拓展,成为全球先进制造业的新明珠。机器人是实现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之一,去年,北京机器人产业总收入超200亿元,企业数量超400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居全国首位。当前,机器人产业已进入新一轮变革机遇期,驱动人类社会加速进入智能时代。北京将坚持产品创新和场景示范双驱动、产业协同和生态优化共联动,全力打造全球机器人产业高地。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机器人大世界”揭牌仪式。十年来,世界机器人大会为北京留下了一批机器人新技术、新产品,为了更好地传播机器人科技、普及机器人文化、启发技术创新、扩展产业应用,北京市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了机器人体验馆——“机器人大世界”。靳伟和徐晓兰共同为“机器人大世界”揭牌。
在启动仪式上,领导和嘉宾代表共同为大会揭幕,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正式开幕。今年还有一位特殊嘉宾机器人“天工”参加启动仪式,并为启动仪式送上会徽。作为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的全国首个通用机器人母平台,“天工”的参与也见证着一个人机共生的智能时代正拉开序幕。开幕式后,与会领导参观了世界机器人博览会。
大会期间还将举办2024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和2024世界机器人大赛。博览会突出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效,169家企业600余件创新产品参展,其中首发新品60余款,27款人形机器人将集中亮相。大赛突出技能提升与人才培养,4大赛事共吸引十余个国家的7000余支队伍、13000余名选手现场竞技。此外,大会还将围绕政企对接、供需对接、投融资对接、产业链对接、产教对接等举办多场配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