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

“抢抓新机遇 驶入新赛道”江天数据成功实现“数智化”转型

来源:改革网作者:李揽月 王静 朱波时间:2024-08-21

改革网讯 李揽月 王静 记者朱波报道 在天津市北辰区西堤头镇,有一座新兴的科技地标正悄然崛起——天津江天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天数据”)。一幢红蓝绿三色相间的彩色大楼,灰色外墙上一幅象征志在千里、肆意遨游的巨大鲲鹏彩绘,昭告着江天数据从“钢铁巨人”向“数字强人”的华丽转身,圆满完成新质生产力下的“逆袭”之作。

从“钢铁盔甲”到“智慧中枢”

江天数据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958年成立的天津重型机械厂,“中国八大重机厂”之一,那是一个以钢铁制造为主业的传统工业项目。多年来,企业在不断变革中寻求新的发展路径。1997年,江天实业成立,标志着企业开始向多元化经营转型。2000年,天津市天重江天重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改组成为大型民营企业,资产总值达50余亿元,曾是该区最大的钢铁制造企业。

2017年,由于钢铁产能过剩,环保压力陡增,天津市提出破解“钢铁围城”的任务目标。在政策影响下,高污染、粗放式的钢铁生产已经来到十字路口。面对变革,江天重工主动响应天津市钢铁产能退出的工作部署,重新站在时代的潮头,于2020年9月,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全面停工停产,一年后实现场清地平。

江天重工的转型并非简单的“一退了之”,而是企业经过深度解读国家政策发展方向后,看到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短视频平台异军突起,人们对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接受程度日益提高,各行各业对数据处理和存储的需求急剧增加。同时,他们结合企业自有资源禀赋与运营经验,江天重工决定将发展准心瞄向了更高质量的数字产业,并于2019年正式成立天津江天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场完全跨界的转型,自然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诸多困难,江天数据没有屈服于眼前的考验,而是更加坚定地寻求突破,积极梳理自身发展优势:在原有的钢厂场地上,江天(北辰)云数据中心一期规划了260亩土地,将分期建设7栋绿色节能的巨型数据中心,规划IT总容量360MW;数据电力供应则依托自建的22万千伏变电站,另有两路480兆伏安的充沛电力,足以支撑4万个6千瓦的机柜电力供应;常年重资产运营的钢铁产业,融资规模庞大,也为企业转型积累了相对充足的资金;更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影响,团队技术成熟且网络条件优越,加上投入运营的京滨高铁北辰站联通了京津,为企业拓展京津冀乃至全国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

短短几年,江天数据在北辰建立的数字基地已然在IDC数据领域崭露头角,变成绿色低碳的“智慧中枢”。自2023年起,逐步交付运营的1#楼和2#楼已经成功吸引了众多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等单位的入驻,后续数据机房楼也在紧锣密鼓地稳步推进中,这些数据中心不仅为客户提供了高效、稳定的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还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翱翔云端”到“引领未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坚实的政策保障让江天数据更加坚定数字发展方向,更深刻地认识到数据对培育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更激励着江天数据积极推进占地800余亩的京津算力产业园的建设,该项目以算力服务为主体,以算力应用和算力智造为两翼,形成算力、科创、制造三大产业板块,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和产业集聚,承接北京算力外溢需求,推动天津智能科技升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京津算力产业园必将成为国内一流的数字科技园区。

江天数据从“钢铁巨人”向“数字强人”的华丽变身,是北辰区奋力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成功典型。江天数据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笃定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地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共同推动区域数字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