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淮北日报作者:时间:2024-08-05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
对一家企业来说,信用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企业的信用状况切实影响着其经营、融资、招投标等方方面面。今年以来,我市深入推进信用提升行动,在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推行信用修复“一口受理、一次办成”改革,不断创优营商环境,切实提升守信经营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
“没想到办理两个‘棘手’难题前后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不仅消除了异常名录,还办理了监事变更。我要为市场部门的便捷、高效服务点个赞。”3月22日下午,淮北艾旺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朱丹凤略显激动地说,公司今年由于人员变动想尽快更换股东,但是去年因为年报忘记了公示,存在着失信行为,导致不能办理。而当天,在“信用修复服务驿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朱丹凤很快完成了申请表格、信用承诺等材料的申请手续。
今年初,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在2024年度重点事项清单中明确提出“信用修复‘一件事’”。为解决经营主体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行政处罚、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经营异常名录信用修复时环节多的问题,打通企业信用修复堵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开展“一场宣传”、出台“一份指引”、设立“一个驿站”、聚焦“一口受理”的“四个一”工作模式。
“今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信用修复‘一口受理、一次办成’改革,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信用修复服务驿站’、开展信用助企行‘五进’活动等,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信用修复服务。同时,推行‘承诺容缺、承诺免查’模式,对实地核查的企业坚持数据‘线上走’、审核‘内部转’‘最多跑一次’,实现即申即办,真正为企业带来便利和实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调研员程春芳介绍。
记者了解到,所谓“一口受理”即市、县(区)市场监管局设立信用修复专岗,统一受理信用修复申请。“一次办成”即经营主体无需到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经营异常名录和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市场监管所、执法办案机构等多头申请修复,直接通过线上线下一次申请。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办理各类信用修复1400余件(次),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企业148户。
在濉溪县政务服务中心二楼市场监督管理局窗口,“信用修复服务站”的提示牌醒目地摆放在窗口工作台面上,旁边还有《经营主体信用合规建设指南》《线上信用修复申请流程》等相关宣传资料。窗口工作人员在为企业办理登记业务的同时,提供信用知识宣讲、业务咨询、信用修复等“一站式”服务。濉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办公室主任胡小娜告诉记者,在整合了信用修复相关资源和流程后,现在一个窗口即可完成信用修复的所有咨询和办理流程,大大简化了企业的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
据了解,我市已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信用修复服务驿站”5个,充分发挥审批、监管联动,审管双向互动的优势,为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了提升经营主体信用修复便利性,市场监管部门还立足企业所需所盼,前往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商业集中区、乡镇(街道)、企业等,宣传信用监管法律法规政策,组织专题辅导,全力推进经营主体合规建设。聚焦企业信用修复“无从下手”的困境,明确企业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线上申请,也可线下直接提交申请材料至市、县(区)市场监管部门信用修复专岗。同时,完善“一套标准文书”,规范信用修复申请书、信用承诺书等文书,做到统一格式、统一口径、统一标准。
此外,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规定,在实施“两书同送”的基础上,在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推行《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合规建议书》《行政处罚信用信息修复告知书》“三书同送”工作机制,进一步激发失信主体守信意愿,保证失信主体的合法权益,同时为违法企业提供改正建议,避免再次发生违法行为。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主动作为,探索开展信用修复‘打铃提醒’服务,对市场监管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失信行为,为他们提供事前预警、事中提醒、事后跟踪服务等,切实帮助企业重塑信用形象,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程春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