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大多数省份实现“开局稳”“开门红”

28省份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4-04-26

□本报记者赵庆国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296299亿元,同比增长5.3%。全国数据公布后,社会各界关注点随即转向各省(区、市)的数据。截至记者发稿,除山西、黑龙江、宁夏三省区之外,已经有28个省份公布了一季度“成绩单”。

从28个省份公布的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总量指标看,排名前十的省份从高到低依次为——广东(31510.66亿元)、江苏(31020.4亿元)、山东(21652亿元)、浙江(20137亿元)、河南(14765.34亿元)、四川(14142.6亿元)、湖北(12433.48亿元)、福建(12375.18亿元)、湖南(11938.44亿元)、上海(11098.46亿元)。

从经济增速指标看,排名前十的省份从高到低依次为——吉林(6.5%),江苏和重庆(6.2%),浙江、四川和湖北(6.1%),山东和北京(6%),内蒙古和甘肃(5.9%)。如果以5.3%划线,可以发现,在28个省份中,16个省份跑赢全国平均增速,有12个省份暂居线下。

一季度重在开局起步,它影响着市场预期、决定着发展态势、关系着全年走向。梳理、对照28个省份一季度的主要数据,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省份实现了“开局稳”“开门红”。具体而言,有以下三个趋势指标值得关注。

齐头并进,经济大省继续“扛大梁”

经济大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数据显示,排名前六的经济大省,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达到133228亿元,占全国44.96%,成为经济稳增长的“定海神针”。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广东已连续34年位居中国省域经济第一名。今年一季度,广东依然高居经济总量首位。不过,广东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5%。一季度,“粤老大”不仅没有跑出这个速度,而且低于全国平均数。是什么因素拖累了广东呢?

从行业分析,一季度,广东增长最快的是第二产业,增加值11735.52亿元,增长6.1%;其次是第一产业,增加值1054.24亿元,增长3.7%;增速最慢为第三产业,增加值18720.90亿元,增长3.5%。可以看出,广东经济主要推手是工业,最大短板在第三产业,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万亿元,仅仅增长了3.8%。

不过,作为全国首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广东无论是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还有区位优势,都具有强大优势。当前,广东正在紧抓“1310”工作部署,坚持“制造业当家”,力推“百千万工程”,努力“再造一个新广东”。

再看另一个经济大省“苏大强”。一季度,江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020.4亿元,同比增长6.2%。与广东实力雄厚的制造业相比,江苏的比较优势在于科教人才聚集,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具有独特位势。6.2%的增速,得益于江苏一直致力于发展新兴产业,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群,成为重要增长极。

从总量上看,江苏具备赶超广东的实力。未来几年,“粤老大”与“苏大强”有望延续齐头并进的格局,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争夺战将日益白热化,一场好戏还在后头。

紧随其后的是山东和浙江。一季度,这两个经济大省的两项主要指标相当惊艳,两省的增速均超过6%,且总量双双跨上2万亿元大关。而排名第五、第六的河南、四川两省,经济规模、人口基数接近,正上演一场激烈的“追逐战”。两个人口大省的赛跑,格外引人瞩目。

你追我赶,拼的是高质量发展

挖掘自身潜力,发挥区域优势,是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

以四川为例,作为西部地区最重要的人口大省,去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132.9亿元,超过河南成为全国第五。今年一季度,四川经济一路飞奔,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142.6亿元,增速为6.1%。这主要得益于四川一直持之以恒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引进了很多新兴产业,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也是越来越火爆。

一季度,河南对四川上演了反超。数据显示,河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765.34亿元,同比增长4.7%。虽然在增速上不及四川,但河南的总量实现了完美逆转。

专家解读认为,面对各自的挑战,河南与四川都在寻找各自的优势,摸索着前行的步伐。对于河南来说,需要深化改革,深挖潜力,加快产业转型,而四川则需巩固优势,稳固根基,持续释放增长活力。两省之间的经济竞赛,不是简单的数字比拼,更是一场关于各自未来路径选择的思考,彰显着对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

28个省份,竞争无处不在。同为5万亿元级地区生产总值大省,湖北、福建、湖南三省经济一直是你追我赶,不分伯仲。一季度,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12433.48亿元、12375.18亿元、11938.44亿元,经济增速分别是6.1%、5.8%、4.8%,显示湖北经济更加强劲、更有活力。回溯历史,2020年,湖北在疫情剧烈冲击下被福建超过,且面临湖南步步紧逼的压力。疫情之后,湖北与福建经济位次再次反转,且越跑越快,去年湖北全年的经济增速高达6.0%,在中部省份中位列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两年,湖北一直被很多人认定是一匹“黑马”,它的增长势头十分强劲。2023年,湖北与河南之间的地区生产总值差距只有3329亿元。有专家预计,湖北今年可能会超越河南。

一季度,吉林以6.5%的增速暂列全国第一,出乎很多人的预料。要知道,2023年一季度,吉林的增速就曾高达8.2%,2023年全年是6.3%。站在这么高的基数上,还能取得6.5%的高速增长,说明吉林经济确实“有两把刷子”。

吉林是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速基本处于垫底状态,原因就是老工业基地转型太难。今年一季度,吉林强势反超,靠的还是工业——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其中,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速高达42.4%,冶金建材、纺织工业、医药产业、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都超过了10%。

提振消费,仍是政策发力重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指出,一季度我国GDP增长中,内需的贡献率是85.5%,其中消费的贡献率是73.7%。商务部4月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3%,其中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为73.7%,拉动GDP增长3.9个百分点。

从已经公布数据的28个省份看,消费确实是许多省份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以山东为例,去年以来,山东以夜经济、露营经济等新消费形式为抓手,大力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带动消费市场持续繁荣。一季度,全省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8.0%和22.3%,全省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4.5%;一季度,全省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38.2亿元,同比增长6.7%。

山东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把消费品以旧换新作为扩需求的首要任务,研究出台以旧换新消费补贴、阶梯递进奖补等优惠政策,加快形成“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的有效机制。

2023年,西藏以9.5%、海南以9.2%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分别斩获增速的冠、亚军之位。然而,到了今年一季度,海南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降至3.3%,西藏回落到5.1%。双双跑输大盘,原因何在?

按照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比重看,无论是西藏还是海南,外贸、投资走势都还不错,最大的短板是消费。数据显示,一季度,西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4%,海南下降4.2%。

海南出现消费负增长,最大的拖累因素是房地产。近年来,海南一直致力于减少对房地产业的依赖,但广义的地产行业(房地产业+建筑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达17%。数据显示,一季度海南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5%,而去年全年的这一数据是增长1.1%,由正转负,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

当前,全国各地消费市场春潮涌动,活力满满,一个个新场景打开消费的新想象,一场场活动点燃消费者购物热情。尤其是以文旅消费为代表的服务业消费,各地创新创设了很多消费新场景。专家建言,在一季度红火的开局之后,希望政府、企业和市场继续协同发力,让消费之火烧得更旺,做的贡献更大。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