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致富果促进农民增收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4-04-26

江南山地水乡,四季水果飘香。浙江紧紧围绕富民增收,让水果产业有组织引领、有技术增效、有标准提质、有品牌促销、有平台赋能、有机制惠农,让广阔的绿水青山结满“致富果”。截至2023年底,“致富果”中规模较大的建德草莓、常山胡柚、仙居杨梅、临安山核桃、黄岩蜜桔等年产值合计超过135亿元,惠及农户超30万人,户均增收近万元。

有组织引领

坚持政府统一组织、有效统筹资源,引导企业、农户规模发展“致富果”。常山围绕胡柚规模经营统一流转闲置地块,出台土地流转奖补、规模种植补助等政策,流转盘活土地1.3万余亩,厂房2.3万平方米,胡柚产业链总产值达35亿元。建德首创草莓“标准地”共富模式,市镇村企户五级联动,统一流转、布局、建设、招商、服务,实现国资公司开发建设、大户拎包入住、村集体股份入股、村民收租挣薪的共赢格局,已建成草莓“标准地”5090亩,带动村集体增收2000余万元、农户增收1.5亿元。

有技术增效

坚持科技强农,充分运用工业化生产、数字化管理促进“致富果”增产增效。仙居2022年建成杨梅智能大棚1200亩、安装杨梅轨道机952条、自动化包装流水线26条。应用锁真保鲜技术,杨梅保鲜期由7天延长到30天,枝叶凋萎病得到全面控制。兰溪打造枇杷产业“数字农业工厂”,有效缓解冻害、雨水影响,亩产达1600斤。

有标准提质

坚持完善标准体系,针对水果病虫害多、保质期短等问题,以标准化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兰溪经过20年研发,形成地方标准《大棚设施生产技术规范》,以补光、水肥一体等技术将枇杷上市期延长1倍,优质果率提升至60%,比露天提高30%以上。技术推广至全国9省市、20多个地市。奉化将水蜜桃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绿色生产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制作成便于培训的20份简化版技术模式图。温州、温岭、玉环等分别制定温州瓯柑、温岭西瓜、玉环文旦等专业技术标准,规范育种、栽培、贮藏流程,确保产品质量过硬,消费者吃得放心。

有品牌促销

坚持打响区域公用品牌,提升“致富果”附加值。仙居将杨梅栽培系统申报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创建4个古杨梅公园,对古杨梅树登记、挂牌、专人管护。连续举办26届仙居杨梅节,仙居杨梅成为农业农村部75个精品品牌之一,价值达25亿元,位于全国同类水果第一。永康每年举办“中国方山柿之乡”文化旅游节,积极讲好方山柿与宋韵文化、陈亮文化故事,方山柿成功注册“方山牌”商标并申报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常山围绕胡柚产业培育“一份常礼”区域公用品牌,胡柚膏、胡柚酵素、“柚见80+”鲜果走进高端商超,鲜果统货从1.2元/公斤提高到4元/公斤以上。

有平台赋能

坚持构筑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平台,持续为“致富果”产业赋能升级。兰溪针对枇杷大棚亩均10万元投资门槛,推出无抵押担保贷款和大棚融资租赁,实现经营主体“零成本”入场。推出枇杷低温冻害保险,2023年兰溪市枇杷低温气象指数保险投保农户1531户,投保面积1.5万亩。仙居发展杨梅直播电商,近两年培训“村播达人”720余名,仙居杨梅网上销售占比达50%以上。

有机制惠农

坚持创新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让百姓销售得利、流转获租、务工挣薪。黄岩建成“黄岩蜜桔”品牌共富工坊76家,惠及农户1520家,农户年均增收8000元,带动就业超万人。建成1800余亩罐头园区,年产桔子罐头6万吨,总量全国前三,带动农户就业7.4万户。常山打造56家2.5万亩规模连片“共富果园”,解决家门口就业8024人,亩均增收2000元。实施低收入农户“共富庭院一棵胡柚树”行动,让“小庭院”变身“致富园”,每年带动低收入农户户均增收1200元以上。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供稿)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