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柘荣:“支部+”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4-04-22

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半岭村聚焦人才短缺、产业发展薄弱、农民增收渠道窄等难点,充分发挥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构建乡村振兴“支部+”模式,通过“支部+产业振兴”让收入多起来,“支部+乡贤能人”让队伍强起来,“支部+乡风建设”让人心聚起来,“支部+环境治理”让山村美起来。

“支部+产业振兴”让收入多起来

半岭村党支部结合市级金牌旅游村申报,积极谋划村庄产业调整,探索创业致富新路子,借助依山傍水、云海半岭的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编制完成《英山乡半岭村旅游发展规划》。

一方面,借力乡贤林凤兰猕猴桃基地打造房车民宿、兔子观光园、观景台等农旅设施,组织力量通过抖音、朋友圈、公众号等方式全方位宣传“朝来可看云,向晚夕阳好”的独特自然风光,被确定为省级“摄影目的地”,逐步成为“网红”新地标。同时,借力年轻干部“四下基层”实践活动,壮大发展5户农户自主将自己房屋建成民宿,并投入运营,为带领村民致富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凭借丰富的山水资源,原村委会主任与现任村党支部书记还带头开办农家乐,主动雇佣邻里,解决就业,并帮带解决农户鸡、鸭、鹅、蔬菜等农产品销售。

另一方面,开展优化改造和茶树良种工程,建设1280亩高标准生态茶园,带动周边3000多亩茶园的改造和提升,逐步形成以茶叶、猕猴桃为主,林下经济、生态养殖为辅的多元产业发展格局。同时,村党支部积极做好企业和农民的“牵线人”,引导村民以资金、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介绍妇女等困难群众到基地、茶企务工,仅猕猴桃基地、“天抗1号”千亩太子参中药材基地两个基地每年为当地村民提供120多万元的务工收入。2023年,村财收入50.5万元。

“支部+乡贤能人”让队伍强起来

在探索和实践“支部+”的道路上,半岭村以“支部+乡贤能人”党建模式为核心,积极探索“乡贤回归工程”,做足乡贤“引”“聚”“留”文章,带动资金回流、技术回乡、村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和活力。

半岭村党支部积极与在陕西种植猕猴桃的林凤兰对接,吸引她返乡创业,创办迦百农等种植合作社,大力发展猕猴桃和林下经济;动员在天人药业工作的青年推介家乡优势,最终促成天人药业“天抗1号”太子参繁育基地落地半岭村。同时,充分发挥退班村干、老党员、种养能手等优势特长,通过“一带一”“一带多”等方式精准结对,传授农村工作思路经验、给予种植技术指导等,促成90多名能人与300多名群众建立帮带关系,形成师徒帮带、争相成才的良好局面。

半岭村党支部还积极与上级党委政府做好沟通,争取乡村振兴指导员政策。借助乡村振兴指导员力量,采用子女出一点、村财助一点、民政支持一点、社会资助一点的“四个一点”形式,建立全县第一个“孝德食堂”,供18名80岁以上老人就餐。同时,充分发挥指导员自身文化优势,抓好整体规划和文化挖掘,组织退班村干、老党员、村民等回忆半岭故事、挖掘半岭文化,明确了“依旧修旧、穿衣戴帽、突出特色、留住乡愁”的整村文化规划和改造原则,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支部+文明建设”将人心聚起来

半岭村党支部按照有效覆盖,便于群众反映情况、便于党员开展活动和服务周边群众的原则,选择退休村干、老党员林兴锦经营的位于村中心的小卖铺,建成除村党群活动中心外党员群众活动最频繁的阵地“党建小院”。

一方面,通过建章立制,划定党员分片责任区,以“党建小院”为平台,为群众提供务工岗位对接、物资中转、代买代卖农产品等“跑腿”服务。同时,村里的党员和村“两委”干部把近段时间了解到的邻里纠纷、矛盾怨言等带到“党建小院”,组织“和事佬”以及有威望、有能力的村民到小院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还在“党建小院”开展“最美半岭人”“孝顺媳妇”等评比活动,弘扬传统美德。2023年为群众提供“跑腿”服务53次,化解矛盾纠纷6起,实现20多年“零上访”,成为远近闻名的“无访村”。

另一方面,依托“党建小院”,通过拉家常、小板凳宣讲等方式,及时向群众传递支农惠农、乡村振兴等政策,解答群众疑问,使党委、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全面及时“飞入寻常百姓家”。围绕村级项目建设、低保五保等群众关切事务,制定《半岭村民主议事决策》制度,每月固定两天组织召开“院落会议”,鼓励群众为乡村建设发展建言献策,助推民主决策,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2020年,半岭村获评“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

(柘荣县委改革办供稿)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