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4-04-17
2019年,浙江省聚焦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在全国创新性提出打造万亩空间、千亿产值的高能级产业平台。截至目前,共培育4批27个新产业平台,形成了科学布局、梯度培育、错位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引领浙江各地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2023年,全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实现工业总产值近1.2万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72亿元,以全省2‰的土地面积贡献了10%的工业总产值和3%的固定资产投资。
新平台改变产业布局
以打造重量级未来产业集群高地、标志性项目承载高地、领军型企业培育高地、创新资源要素集聚高地、产城融合发展引领高地为战略目标,围绕大湾区大通道、科创大走廊等战略布局,重点在国家高新区、省级新区、经济开发区等区域,遴选生态承载能力强、周边配套良好、面积万亩左右的区块布局建设新产业平台,累计规划总面积达32.9万亩。目前,布局在环杭州湾的平台有19个,布局在甬台温临港产业带的平台有7个,布局在省级新区的平台有7个,布局在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的平台有14个,与全省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和布局导向紧密结合、充分衔接,形成合理的平台空间布局。
新平台引领高端制造
招引标志性项目。构建招商工作共享机制,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推动财政、自然资源、金融、能源四类资源要素向重点项目倾斜。通过引进一个、带动一批、形成一链、辐射一片,成功促成时代锂电、中芯绍兴晶圆制造、吉利汽车总部等一批标志性项目落户。截至2023年底,全省新产业平台累计新引进产业项目超1794个,其中,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106个。
培育领军型企业。瞄准头部企业、链主企业,成功引进阿里云、中芯国际、彩虹无人机等一批龙头企业,培育壮大正泰、巨化、斯达半导体等一批本土企业,全省新产业平台集聚领军企业超450家。宁波前湾新区智能汽车产业平台发挥吉利、大众两大整车企业的“领头雁”作用,形成智能汽车产业生态体系。2023年该平台实现主导产业产值1231亿元,汽车产业产值占全省近20%,亩均产值达684.1万元。
打造集群化产业。锚定数字经济核心领域、高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装备、前沿材料、智能装备等五大重量级未来产业,进一步拓展元宇宙、未来网络、空天信息、仿生机器人、细胞与基因、氢能与储能、量子信息、深地深海等重点前沿方向,培育形成衢州电子材料、绍兴集成电路、余杭未来网络等一批重量级产业集群。截至2023年底,已打造产值千亿元规模平台3个,五百亿元规模平台7个,百亿元规模平台11个。
新平台创新体制机制
创新发展融合化。各平台聚焦产业链,推动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和政策链的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平台发展内生驱动力。截至2023年底,累计引进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和服务平台超680家,引进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及团队1070人。
开发运营多元化。各平台积极探索市场化开发运营机制,形成了企业主导型、政企合作型、产业基金型、产城融合型等多种开发建设模式。如杭州钱塘新区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平台,引入以生物医药产业服务为特色的第三方机构培育运营;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平台利用政府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设立产业专项基金,打造从设计、制造、封测到应用的全产业链模式。
服务保障精益化。对平台内项目建立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平台研、建、投、融、招、服、营等多位一体发展。探索“拿地即开工”模式,项目审批平均提速20%。高标准建设产业展厅和招商客厅,打造线上线下品牌活动、产业论坛等多渠道宣传矩阵,“万亩千亿”金字招牌愈加鲜明。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