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

西宁市建立全链条改革举措推进落实机制

来源:改革网作者:谢海森 刘亚婷时间:2024-04-07

谢海森 刘亚婷

正值春耕备播的关键时节,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在高原农业转化应用,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工作站6个组团式服务专家团队的30名专家忙得不可开交,他们对青海鲁源农业等63家重点企业开展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助力农户增产增收。“为推动园区形成‘三核十区百园’的整体架构布局,从2020年起,启动市级农业科技园培育认定工作,截止2023年底,市级农业科技园达到42家。”西宁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吴彦博介绍说。

“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助力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的重要改革方法。近年来,西宁市准确把握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牢固树立“全周期”“精细化”理念,探索建立全市统筹、全域协同、全链条衔接的改革举措落实闭环机制。2023年西宁市出台重要改革方案7个,推动165项改革事项全面落实,其中市级自主创新改革事项96项。

突出目标导向,把好改革任务“立项关”

精准承接重大改革。对照党中央改革决策和青海省委改革部署,第一时间研究谋划改革落实举措,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实现重大改革方案对接100%、重大改革事项落实100%、重大改革试点承接100%。

科学谋划特色改革。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有机结合,立足“五个中心城市”发展定位,谋划推出“新能源产业发展促进机制”“创建西宁市普惠金融改革实验区”等一批具有地域特点、辨识度高的改革任务。

聚焦发展谋划改革。创新建立产业“四地”中心城市建设“每月一地”定期调研工作机制和夯实基层基础“每月一题”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因势施策,推出“一个创新基地、三个中心城市”“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支柱性、引领性改革,着力培育发展优势、破解发展难题。  

狠抓重点关键,把好深化改革“攻坚关”

建立攻坚克难专题调研机制。针对全市改革发展的堵点卡点,确定23项攻坚克难任务,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引领带动各市级领导开展专题调研,重点就绿电价值实现、不动产遗留登记等难点问题深入分析研判,以改革创新思维精准推动问题解决。

健全重点改革项目领衔机制。梳理出17项牵引性强、推进难度大的改革事项,实行“一个改革项目、一名市级领导领衔、一个部门牵头、一批单位配合”的“四个一”推进机制,牵头市级领导每季度至少听取1次进展情况汇报,现场协调解决问题,以“头雁效应”激发“雁阵活力”。

优化跨部门协作机制。对需要多部门协调联动的改革事项,通过重大改革事项推进联席会议、定期互通信息、推动数据共享等方式,有效凝聚改革攻坚合力,推动“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交房即办证改革试点”等一批重点改革攻坚事项落实落地。

持续跟踪问效,把好改革落实“成效关”

建立分级分类动态管理制度。健全全市改革工作总台账,采取目标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措施,分级分类对各项改革项目动态管理、全程跟踪、对账销号,确保各项改革举措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健全全流程改革督察制度。建立重点改革事项四级督办提醒和月度督察调研制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挂账整改、跟踪落实。建立改革督察协同联动机制,将重大改革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市委督查、审计和巡察监督范围,进一步提高改革督察的精准度、强制力。

推行“N+7”改革事项评估制度。每年对全市七个县区自主创新改革事项进行集中评估,同时选定“产业链‘链长制’改革”“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等关键领域重点改革事项开展专项评估,分析研判问题短板,形成评估—反馈—改进落实闭环。

健全完善考核评价制度。每季度通报上年度以来党中央、青海省委部署的重点改革事项及全市年度重点改革事项推进情况,对进展缓慢的改革任务、牵头单位点名通报。科学建立5大类28项考核指标,开展差异化、动态化、精准化考核,有效激发了改革落实动力。

强化典型引领,把好改革品牌“培育关”

建立改革典型经验交流工作机制。健全完善改革典型做法经验及时报送、定期约稿、案例评选、考核激励等制度,深入挖掘改革实践经验,积极推动成功做法经验化、零星探索系统化、有效措施制度化,努力形成可复制、能推广的改革典型经验。

创新改革经验专刊交流机制。设立“微改革·大民生”专刊,聚焦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民生实事等基层“小切口”“微改革”创新事项,逐期刊发推介基层一线改革生动实践,激励广大干部比学赶超、争先创优。

建立改革典型经验宣传矩阵。多角度、立体式挖掘提炼改革经验、改革典型,有效拓展宣传渠道,解读改革政策,宣传改革成果,推动形成勇于创新、真抓实干、开拓奋进的浓厚改革氛围。

近年来,西宁市上下谋改革、抓改革、推改革的氛围愈发浓郁,成效愈加明显。以西宁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为例:压紧压实部门责任,成立西宁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直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高位推进改革工作。此外,在完善业务培训指导、线索调度排查、案件会商协调、司法支持保障等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在青海省率先制定《西宁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程序规定》,将近年来案件办理工作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工作方法,推动案件办理工作向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迈进。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