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

绵阳游仙区:改革凝聚“镇能量”,发展奏响最强音

来源:作者:时间:2024-04-03

□ 蒋良明 毛光明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是中国(绵阳)科技城核心区,科技资源富集,产业兴旺发达。截至2023年底,全区规上企业研发费用为4.79亿元,技术合同登记额达14.1亿元,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绵阳市第一。“十三五”以来,游仙区地区生产总值五年跨三个百亿元台阶,从四川省183个县(市、区)第68位升至第30位,现有规上工业企业151户,是四川省工业强县示范区、首批四川省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基地。目前,游仙区正加快构建以“先进材料、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和“核技术应用、激光技术应用、航空与燃机”为主的“3+3”现代工业体系。

镇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承接产业转移、优化经济结构、推进城镇化、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游仙区以绵阳市确定石马镇等6个镇域经济试点镇(街道)为契机,着力从科学定位、夯实支撑、形成合力三方面入手,凝聚“镇能量”,唱响区域发展最强音。截至目前,石马镇等6个市级试点镇(街道)共引进产业项目61个、投资204.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8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5%,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348.14万元、增长25.3%,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区比重达62.98%,镇域经济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找准方向锁定发展“坐标系”

“发展镇域经济首先要把方向找对、路子找准,这是个战略问题,不然就成了‘南辕北辙’。”游仙区委书记韩晓清说。

近年来,游仙区在推动镇域经济发展中,首先通过综合地理区位、产业基础、发展潜力等因素,差异化确定试点乡镇发展定位,大力支持石马镇、小枧镇、新桥镇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游仙街道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忠兴镇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支持魏城镇重点发展农旅融合产业,形成了工业主导镇3个(石马镇、小枧镇、新桥镇)、农业主导镇1个(忠兴镇)、商贸主导镇1个(游仙街道)、文旅主导镇1个(魏城镇)。游仙区为6个试点镇“量身定制”区域IP、产业IP,指导试点镇(街)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之路,以主导产业突出、现代要素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辐射带动有力为目标,实行“一镇一策”“一镇一业”。

定标杆做到有的放矢。指导各镇(街)对标市内外优秀乡镇,确定对标标杆、明晰问题差距、制定追赶计划,学习标杆先进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和发展经验,进一步明晰发展路径,助力镇(街)精准对外交流合作、争创示范试点、开展招商引资。魏城镇在对标江油市青莲镇的过程中,找出文化资源挖掘不深入,缺乏旅游品牌体系建设,文化和旅游产业在理念、业态、产品、平台、主体融合上不足等问题;新桥镇对标德阳市罗江区金山镇,在构建以先进材料为主,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为辅的“一主两辅”产业格局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做法中学习经验。

定目标力争跨越赶超。围绕赛迪镇域投资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组织区级相关部门、小枧镇、石马镇开展争创可行性专题研判10余次,积极对接绵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赛迪公司争取支持,上下联动、多措并举、多方发力,小枧镇、石马镇双双入围赛迪2023年镇域投资竞争力500强镇和西部50强镇。

定方向努力锻长补短。全力以赴争创国字号示范试点,认真梳理可以争创的国字号示范试点清单。除石马镇和魏城镇两个省字号示范试点外,新桥镇备案入库省级“百强中心镇”候选名单,国家卫生乡镇已验收合格;忠兴镇正申报国家级产业强镇和国家级粮油农业产业强镇;五八社区、铁炉村等6个村(社)获评全国首批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社区和国家级传统村落。

综合施策打好发展“组合拳”

只有综合施策,才能形成支持乡镇合力。近年来,游仙区形成了以区委、区政府为总抓手,由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实行“赛马”比拼和“能进能出”动态淘汰机制,开展“四比四看”书记擂台赛、“经济问诊”行动、招商引资签约成果回头看等行动,区财政安排5000万元用于奖励优秀,选拔重用抓经济工作成效突出的干部,打出激励乡镇抓经济“组合拳”。

“在打出‘组合拳’中,我们充分发挥了专班办公室的统筹调度作用。”游仙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陈静说。

以“牵头”为责,统筹调度有条不紊。游仙区发展和改革局建立了“试点镇周调度”工作机制,适时掌握试点工作推进情况。出台《游仙区激励镇(街道)抓经济发展九条措施(试行)》,更新专班工作方案,分成督导考评、对上争取、资金统筹等9个专项小组,推动各项试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在组织开展“四比四看”书记抓经济擂台赛后,扎实开展“激励镇抓经济问诊行动回头看”活动,针对区级部门反馈的22个问题,一一对应宣传报道问题整改情况。

强化比拼赶超,开辟激励新赛道。组织开展“四比四看”擂台赛后“经济问诊”回头看系列活动;每季度开展项目投资业务比拼、现场拉练活动,找短板、抓落实,使各镇发展目标更清晰,切实提升业务水平和整体综合素质;举办“晾晒比、拼指标,书记讲、抓经济”擂台赛等行动,鞭策加压、激励奋进,形成镇抓经济“比、拼、晾、晒、学”的良好氛围。

以“指标”为重,协同部门众志成城。动态收集试点镇(街)问题需求清单事项37条,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第一时间研究,整合项目资金等资源向试点镇倾斜,形成激励镇抓经济工作强大合力。召开专题会议,采取“专班主动协调、部门对口对接”方式,指导各要素部门按照市专班指标“分工表”和“季报表”对各自负责指标完成统计、审核和报送工作,并依据指标情况协同各要素部门分析考量。

与此同时,游仙区委组织部持续实施“引才回乡工程”,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吸引企业家、专家学者、技能人才等回乡发展,大力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吸引80余名优秀人才回乡创业、30余人到村任职。区财政局拿出2000万元作为6个试点镇启动经费,整合项目资金1.3亿元支持试点镇发展;结合《游仙区激励镇(街道)抓经济发展九条措施(试行)》,梳理汇总兑现事项5项、应兑资金259万元,统筹推动激励措施落到实处,助力民营企业做大、镇域经济做强。区行政审批局制定出台《游仙区镇(街道)抓经济发展激励试点事权下放清单》,累计向试点镇下放146项事权,减少审批时限,提升办事效率,赋能试点镇经济发展。

游仙区积极开展对上争取工作,为6个试点镇对上争取项目36个、资金5992.72万元,统筹做好各镇项目储备、申报、调度等工作。

亮出特色培育产业“百花园”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发展壮大乡镇经济,就是要发展壮大产业尤其是特色产业。石马镇等6个试点镇(街)逐浪前行,奏响最美乐章。

石马镇坚持以“服务保障中物院和园区建设”为核心,发挥“科创资源、工业基础”两大长板优势,补齐“科研成果转化、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条延伸”三个短板弱项,突出工业主导,深挖院所“富矿”,将科创资源全面转化为镇域经济发展“红利”。2023年,石马镇实现工业总产值69.73亿元、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企业总额1.24亿元、规上服务业增加值6291.4万元、财税收入1.51亿元。

游仙街道聚焦“3+3”产业新赛道、现代商贸业和都市农业,大力推动核医疗健康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游仙商贸服务品牌,探索出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务实管用的“九条措施”。截至目前,产业园招引项目10个、签约金额146亿元,街道招引其他项目20个、总投资26.5亿元。

小枧镇围绕“航空小镇、种业硅谷、时尚新城”IP,打造地标商圈,建设种业硅谷,202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7.68亿元、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企业总额1.33亿元。截至目前,在库建设项目18个、总投资123.18亿元。

魏城镇以“百强中心镇、游仙副中心”为区域定位,以打造“交通物流新枢纽、先进制造新基地、文旅融合新高地”为产业发展目标,签约招商引资项目9个,到位资金1.8亿元。

新桥镇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把抓大项目、抓好项目、抓重点项目作为头等大事,依托雅化工业园、新桥食品产业园、新桥科技园三大园区,制定出台《新桥镇重点产业及布局方案》《关于加快建设城市东进桥头堡、三产融合示范区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努力培育三大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忠兴镇以“土地大托管”试点为核心,打通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和品牌价值链,2023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502.18万元、同比增长25%,获评四川省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先进集体。

魏城镇依托资源禀赋,充分挖掘乡村旅游农旅融合发展优势,全力推动抓经济发展激励试点取得新突破,2023年以来新签约招引项目9家、总投资4.05亿元。一方面,魏城镇大力推动文旅市场经营主体培育,全年招引绵阳登峰传媒等文化旅游类企业4家,培育升规2家;另一方面,聚焦“铁炉村”“飞龙山”“鹤林绿洲”等核心文旅点位,大力推动现代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亲子郊游研学拓展基地,提升辖区文旅活动举办频次。2023年1月至11月,全镇成功举办“红色文化周暨民俗文化艺术节”“铁炉桃花节”“枫华正茂国潮红叶节”等文旅活动9场次,吸引游客30万余人,带动销售青梅、葡萄、水蜜桃等优质水果3000余吨。

2023年11月,赛迪公司发布2023年镇域投资竞争力500强暨西部50强榜单,小枧镇、石马镇双双上榜,分别位于全国500强镇第460位、491位,西部50强镇第17位、23位。

截至2023年底,游仙区6个试点镇(街)“四上”企业新增81家,2023年年报达263家。2023年,全区实现税收29亿元,同口径增长14.11%,自然口径增长25.41%,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达92个,占比65.2%,位列绵阳市第一方阵,游仙区被评为“四川省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先行区”。

正如这生机勃勃的春天般,游仙区镇域经济发展翻开了崭新篇章。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