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当好“土壤医生”确保粮食安全

来源:作者:时间:2024-04-02

□ 黄珊

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他们扎根农业深入探索,让无数的科学成果涌向了他们心心念念的田间地头。那映入眼帘的一片又一片的土地,既是他们的“实验室”,也是他们的“战场”。他们,就是科技兴农的探索者。而江西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的文阳平教授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记江西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文阳平教授

走进现实的“土壤健康梦”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在这样的背景下,文阳平树牢农业安全理念,突破传统学科局限,为实现农业健康奋斗。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在农业传感与环境治理复合新材料、新技术领域获得诸多新突破。

文阳平的团队不仅发明了基于光、电共轭聚合物的荧光、电化学传感器,创建了农业有害物质和营养成分快检新方法、新技术,并逐步开拓二维光、电新材料基传感器在农业安全与营养健康领域的应用;还通过材料与方法间优势互补,进行集成或协同创新,构建有机无机杂化光、电纳米材料基多元化智能传感器,配合叶面阻控剂和土壤调理剂,建立农作物营养与安全研究中多组分多模态快检新方法、新技术。

文阳平的梦想,是他一直为之奋斗的“土壤健康梦。”为了让这份梦想走进现实,文阳平在贡献新技术新方法的同时,也极其注重应用技术的研究。

土壤健康则粮食安全。文阳平围绕土壤盐碱化、酸化、重金属污染等系列问题,通过土壤改良投入品新材料开发,设计研制出土壤调理剂、富硒抗倒叶面阻抗剂、叶面盐碱抗逆剂等系列技术产品。面对复杂多样的土壤健康问题,文阳平当起了“土壤医生”,给土壤“开药治病”,还研制土壤新药和诊断新技术,解决“病态土壤”问题。

漫步田间,看着欣欣向荣的农作物,是文阳平最喜欢做的事情。一心专研探索的人,从不迷恋荣誉,尽管自身已经硕果累累,但还是希望做得更多一点。因为,文阳平的心中有一杆秤,一边是科学研究,另一边则是成果转化。

架起成果转化的“桥梁”

技术经纪人是一种复合型科技服务人才,是活跃在产学研结合一线的开拓者,是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探路者,更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导航者。很多时候,文阳平就是这样一位技术经纪人,他连接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在两者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他精通科技、经济、市场、财会、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擅长沟通、组织协调以及培育、评估、经营等能力,协助企业挖掘技术需求,到高校科研院所寻找科技成果,与供需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最后促进双方合作,这就是作为一名技术经纪人具备的职业素养。

面对成果,文阳平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不仅能洞悉国内外相关产业领域的技术知识和发展趋势,还提前布局,联系技术研发团队,从而与技术提供方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促进成果转化。未雨绸缪,有备无患,被文阳平运用在了成果转化领域。

他走通了政府-高校-企业-中介之间紧密合作的新路子,不仅简化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繁琐步骤,还加强了各方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更加稳定和持续的支持。通过文阳平的努力,已经成功促成100余项技术交易或合作。他还兼职为全国10余个省的100余家企业提供服务。这些合作和服务的累计成果已经帮助企业增收超过10亿元。

他自身的成果,也在转化过程中得到更好验证。文阳平及其团队与企业共同实施的“江西省耐盐水稻新品种筛选与土壤改良技术示范”产学研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果。他们对5‰~8.5‰的盐渍地进行改良,随机选取田块现场测产,干谷产量每亩为419.2公斤。本项目的实施,为南方盐渍化土壤改良产业化应用和耐盐水稻品种的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

让成果走向大地,是文阳平的初心与目标。未来,他将继续披荆斩棘、开拓前行,用更多成果书写中国科技兴农的奋斗篇章。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