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

扬优布新 开局成势——“两山”转化突破攻坚的吉安实践

来源:改革网作者:周宏、郭更明、黄斌时间:2024-03-25

改革网讯 (周宏、郭更明、黄斌)“万家深树里,闻是吉安城”。吉安自古生态资源底蕴丰厚,当下更是山色如画、绿水流金、推窗即景。全市森林覆盖率67.7%,青山茂林绿水环绕吉安,五百里赣江穿境而过,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持续保持100%,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8.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10月考察江西时指出,要支持生态优势地区做好生态利用文章,把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为发挥吉安生态环境优势,加快推动生态价值转换,实现“两山”双向转化突破,市委、市政府站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作出锚定“三区”战略打好“十大攻坚战”部署,并将“两山”转化突破攻坚战纳入总体布局,提出了“1234”工作思路,即构建核算应用体系,打造“两山”公司和生态资源储蓄运营两大平台,夯实产业、项目、金融三大支撑,深入推进“四大行动”,着力锻长板、扬优势、布新局,正在走出一条富有吉安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加快构建核算体系  有效完善“两山”转化机制

吉安市抓住全省GEP核算试点契机,不断探索完善GEP核算和成果应用体系。针对前期试点工作中存在的核算范围不统一、指标不完善、核算不精准、市县不贯通等问题,推动实现了核算指标、核算平台、核算范围、核算报表“四统一”,进一步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报表制度,细化17项重点生态产品指标,在全省率先形成市县两级GEP核算成果,全域推进GEP核算试点经验做法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出台《吉安市推进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成果应用实施方案(试行)》,推动GEP核算成果进考核、进规划、进项目、进政策、进市场,在全省率先将GEP核算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年度综合考核、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等范围。建立森林等生态资源占补平衡机制,纳入补充林地储备库3672亩、居全省第一。学习借鉴浙江丽水经验做法,启动实施可抵押、可开发、可交易的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核算(VEP)试点,吉州区首创完成古村VEP价值核算,万安县“VEP+生态鱼项目贷”获得银行贷款700万元,开辟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

加快打造两大平台  有效夯实“两山”转化支撑

吉安市以搭建市场化转化平台为突破,推动生态资源资产转化为资本资金。一方面,打造“两山”运营公司,研究制定“两山”公司建设运营指导意见“15条”,依托国有投融资平台,组建“1+13”国有“两山”运营公司,并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全覆盖,有力推动开展生态资源集中化收储、规模化整合和产业化开发。完成289个全民所有自然资源登记单元地籍调查,其中256个登记单元通过省审核并取得质量检查报告,市县“两山”公司收储生态资源单元近2000个、价值290亿元左右,实现营收共计10.81亿元。另一方面,打造储蓄运营平台,市城投公司与中科山水、省公共资源交易集团合作,在全省率先建设市生态资源储蓄运营平台,功能集收储、识别展示、价值评估和对接交易服务于一体,致力打造生态资源供需对接“一张图”,引导社会各界以合约订单、直接购买、租赁等多种方式参与生态资源的开发和交易。目前,已采集各类自然资源相关数据34类、近10万条,平台打造基本完成,全市生态资源分布及价值含量“一张图”展示基本实现。

加快拓展双向通道  有效畅通“两山”转化路径

积极探索“两山”转化吉安模式,推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一方面,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健全生态资源环境要素交易机制,推动直接交易扩面增量,全年成交林权、采矿权等项目565个、金额16.7亿元,吉安县成功开发省级森林经营碳汇项目9135亩并完成交易。“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做大做强,全市绿色有机地标名特优新产品达602个,全市林下经济总面积达352.6万亩、总产值达196.2亿元,“以竹代塑”得到民进中央考察调研组充分肯定。另一方面,推动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聚焦减污、降碳、扩绿三大工程,谋划实施赣江源区生态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项目,着力提升“生态吉安”城市品质。推进绿色园区创建、产业数字化赋能、节能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四项举措,泰和乌鸡研发养殖建设等17个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6.7亿元,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井冈山经开区国家生态工业园区通过验收,预计全市单位GDP能耗强度、碳排放量强度分别同比下降0.3%、0.34%,持续保持全省最优水平,有力支撑全市社会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加快壮大绿色金融,有效激发“两山”转化活力

推动做大绿色金融规模,为“两山”转化提供有力支撑。吉安市用好国家绿色产业指导目录,聚焦能源转型、产业脱碳、生态碳汇、绿色消费等重点领域,引导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创新发展绿色金融。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创设绿色金融事业部、绿色支行等特色金融机构17家,谋划包装绿色项目142个、融资需求325.6亿元,已获得绿色融资65亿元。在全省率先建立绿色金融产品清单,创新“林权抵押贷”“富硒贷”和林业碳汇遥感指数保险等60余款绿色金融产品,其中以林权抵押融资模式发放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贷款11.7亿元,相关做法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成果案例。市城控集团成功发行境外绿色债券9632万美元,全省首例“碳汇收益权质押融资”“碳减排贷”分别在遂川县、吉水县落地,分别获批贷款3000万元、2.5亿元。在全省首次举办“两山”转化绿色金融政银保企对接会,发布安福县“绿叶子”变“金票子”、永丰县宅基地贷等10个绿色金融典型案例,签约项目49个、金额87.4亿元,提供绿色项目风险保障27.2亿元,得到社会各界充分肯定。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