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提速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4-01-26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赵庆国

近日,由上海交易集团、上海资产管理协会联合主办的“构建特殊资产统一大市场研讨会”在上海市虹口区召开,引发金融业、投资界人士持续热议。与此同时,虹口区正式成立“北外滩企业庭外重组中心”,成为上海首个由地方政府推动建立的特殊资产处置平台。

作为一个新名词,什么是“特殊资产”?“特殊资产管理”又是干什么的呢?

特殊资产成核心要素

虹口区相关负责人举例说,一家陷入困境的上市公司向法院提出预重整申请,在多方协力下,通过债务重组、资本重组、业务重组等综合方式注入资金,剥离亏损业务,处置低效资产,并积极培育优质产业,完成业务转型,最终企业转危为安。这个过程就是“特殊资产管理”,困境企业的债务就是“特殊资产”。

与此相呼应,“北外滩企业庭外重组中心”的主业,一方面是对接经营主体,通过市场化招募投资人,增加金融服务有效供给;另一方面是牵手具有重整价值和意愿的困境企业,由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作为重组顾问,帮助困境企业遴选、链接、聚合投资人资源,推动困境企业与投资人尽早实现特殊资产最优处置,完成庭外重组。

当前,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正在加速,实体企业面临纾困脱困的巨大压力,对金融资产管理的需求持续增长。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副院长、破产法庭庭长徐子良介绍,近年来待处置资产的再融资项目在破产程序中呈现出迅速增长的态势,这些待处置资产并非都是不良资产,而是有效盘活的特殊资产。

上海市破产管理人协会会长季诺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从依赖增量投资向挖掘存量效益的转变,特殊资产已成为提升存量效益的核心要素。因此,有效处理特殊资产对于化解金融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具有深远的意义。

改革化险打响“攻坚战”

改革化险,兼并重组,必然会产生债权债务,很多也会归类于“特殊资产”。这个时候,“特殊资产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日前,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会议强调,要奋力开创金融监管工作新局面。在会议部署的六项重要工作中,就包括“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打好攻坚战和持久战,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2023年以来,许多地方政府出台“一揽子化债方案”,中小银行专项债、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速度明显加快。数据显示,2023年,有超过9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为“稳经济、补短板”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提供了源头活水。

2023年,在“一省一策”政策推动下,各省农商行(信用联社)改革加快“破冰”,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正迎来一波合并重组的“小高潮”。有报道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3日,已有30家农村中小银行机构或市场化退出,或因吸收合并而解散。仅四季度,就有22家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机构解散。2024年一开年,国家金融监管总局1月5日就发布公告,同意广西、海南、四川分别筹建3家省级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主战场在农村中小银行

最近几天,全面强化金融监管、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话题持续升温。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对于银行业而言,过往的经营模式已不可持续,亟需主动调整,适应新的政策、新的环境,打通“增量—增收—增效—增值”的价值创造链,以实际行动穿越暂时困难。

中小金融机构的处境格外令人关注。专家指出,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中小金融机构肩负着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中小微企业和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做好改革化险,就必须始终坚持回归本源,聚焦服务中小企业、城乡居民以及地方经济的核心使命。

金融改革化险的主战场在农村中小银行。当前,这些中小金融机构面临很大的压力,对内采取了完善内部治理,对外采取了抱团取暖等一些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优势互补。

日前,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农村银行司发文表示,将统筹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一体推进农村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坚持以改革增活力、以发展解难题、以增量盘存量,通过改体制、转机制、强管理、增动能,全面提升农村中小银行发展质效,增强农村金融服务适应性和竞争力。

可以预见,在新的一年里,这些农村中小银行的改革必将“多点开花”,兼并重组的步伐也会进一步加快。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