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

三门峡怀想

来源:本网稿件作者:时间:2024-01-03

□谷亚光

许多偶然奇妙地串在一起就成了必然。

小时候,二舅告诉我,三门峡很远。于是在我的意识中,三门峡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在一个想想都有点累的地方。稍微大些,我知道了,三门峡是河南的西大门,而我生活的地方属于豫东。一个豫东人怎么与遥远的三门峡扯上了关系呢?

豫东在世界轴心时代出圣人。儒家首席代表孔子的故里在夏邑,道家创始人老子李耳的老家在鹿邑,道家集大成者庄子的故里在宁陵,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主要生活活动地在商丘,这些地方相距不到100公里。

儒道墨这些代表人物的故事,我从小就听了不少,对其思想也略知一二。儒家的思想主要是仁义礼智信,那是老一辈人教育后人经常挂在嘴上的话语。我觉得最为神秘的是道家,老子的思想充满辩证法,最有智慧;而庄子的语言,汪洋恣肆,气派非凡。

把豫东与三门峡联系起来的历史第一人或许是老子。老子生于豫东,但他却在东周(国都洛邑)做柱史,退休后没有回老家养老,而是打算西出函谷关去修行。老子骑着青牛慢慢行走,刚到三门峡地界的灵宝函谷关下,就被关令尹喜给截下了。聪明的尹喜对老子行以师礼,热情挽留老子在此著书,老子在尹喜故室住下,才写下了彪炳千秋的五千言《道德经》。

看看函谷关长啥样?看看老子著书的地方是什么情况?这是久藏在我心中的愿景。

三门峡还有一个让我牵挂的地方是三门峡黄河大坝。1957年,国家为了解决历史上频繁发生的黄河水患和泥石流问题,决定在流经三门峡地段的黄河上建设一个大坝,因为那一段黄河河道较窄,地质条件好。在建设黄河大坝的工程技术人员中就有我的二舅。

二舅曾经告诉我,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大坝建设人员都是在野地里搭个简易的棚子居住,晚上能听到周边的狼嚎。尽管条件艰苦,但建设者的热情都非常高,大家对技术要求极其严格,力求精益求精。1960年,大坝建成。正是因为二舅曾参与三门峡黄河大坝建设这一层关系,我对三门峡黄河大坝隐隐约约有一种奇妙感情。而且这种感情随着年龄增长与日俱增,特别是二舅去世之后,想去看一看黄河大坝的冲动越来越强。

在一个初冬季节的周末,三门峡之旅终于成行。当时三门峡市正在讨论资源型工业城市如何转型发展问题,他们根据国家区域和产业政策,提出了大服务、大交通、大商贸、大旅游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路。

在去三门峡的列车上,我巧遇一位长者,是一个同乡,在当地工作,同乡相见,格外亲切愉快。他告诉我,三门峡多年来很重视历史文化和生态保护,尤其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并取得了可喜成效。

我到三门峡后,首先参观了当地著名景点函谷关。离函谷关还有一段距离,我就看到一个金光闪闪的巨大塑像,那是老子的塑像。老子塑像不远的地方有太初宫、道圣宫、瞻紫楼、鸡鸣台等。

太初宫就是老子著书的地方,也是国内外信仰者祭奠老子的重要场所。太初宫院里,松柏森森,灵气满满。在此很容易想起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上善若水”“上德若谷”“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思想奇妙,凝聚了古人智慧。瞻紫楼是关令尹喜望气的地方,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此事,在土台上建起了瞻紫楼。

离开太初宫和瞻紫楼,就来到函谷关前,只见关门巍峨壮观,睥睨关下。走进关内几百米,但见道路狭窄,荒草萋萋,两边皆为立陡的高崖。如此曲折狭道,约有7.5公里长。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冷兵器时代一点不虚。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北邻黄河,南为秦岭绵延大山,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春秋战国时代,秦国曾在此处拒六国军队,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在我国后来的历史上,包括抗日战争时期,此关又多次发挥重要作用。

接下来,必看的是三门峡黄河大坝。刚到大坝附近,我就感到此处景象似乎在哪里见过,有点陌生,又有点熟悉。仔细回忆,好像是在梦里见过。这里的树、花、草,道路、建筑,甚至值班的人,朦朦胧胧都很亲切。

大坝横跨黄河,将黄河水拦腰截住,在每年的洪峰到来时,大坝都承受着巨大的冲击力,但60多年过去了,大坝依然坚挺!

登上大坝,大坝西面是多半河清清的河水,越远河面越宽,在西斜的太阳照射下,水面波光粼粼,静静无声。天空中有些飞鸟在远处滑动。大坝的东面,水面浅许多,河道中间有一块巨石,有人介绍,那块石头叫中流砥柱。这时我才注意到,大坝似乎只有一个闸口在放水,黄水直冲中流砥柱,然后又滔滔涌涌,绕过巨石东流而去。

大坝上面可以行人,在中间水泥地面上有几个凹陷的脚印,据说,那是一步跨两省的地方,走过那个脚印,就属于山西省地界了。

由于三门峡大坝起到了一定的蓄水沉沙作用,在晋豫陕金三角地带形成了部分湿地水面,不仅改善了该区域的用水条件,方便了工农业生产,近些年,在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努力下,还打造出了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绿色、生态、宜人、亲民的湿地环境不仅提高了当地人民的幸福指数,也招来了众多鸟类来此栖息,特别是吸引了过路的白天鹅停留下来,在此地越冬。

据专家研究,三门峡的白天鹅来自西伯利亚。白天鹅属于候鸟,我国二级保护动物,栖息于开阔的、水生植物繁茂的浅水域。白天鹅体型高大,体长120~160厘米,翼展218~243厘米,体重8~12公斤,起飞时需要几百米的助飞,就像飞机一样。白天鹅的寿命为20~25年,分布于亚洲和欧洲。在我国冬季分布于黄河流域及附近湖泊。三门峡因水域广阔,水生植物众多,正好符合白天鹅的生活习性。

近些年,在三门峡越冬的白天鹅越来越多,据说多达万只。每年11月到来年3月,上万只白天鹅在三门峡翩跹起舞,自由戏水歌唱,蔚为奇观,故三门峡又有了“天鹅之城”的美称。白天鹅的到来带火了三门峡的冬季旅游业。

每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白天鹅陆续离开三门峡湿地北迁,它们离开后,沿黄河中上游及其支流运动,飞越阴山并抵达蒙古国中西部及俄罗斯等地繁殖。迁徙时以小家族为单位,呈“一”字“人”字或“V”字形队伍。

那天早晨,天刚蒙蒙亮,我就起来了。我步出居住的宾馆,仅走了几分钟,就看到了西边水面,水面一望无际,白茫茫一片。水边上有路,路两边都是大大小小的树,很有江南意境。

我走一会儿就踅回来,沿着一条向南的大路走,刚走出大约一两里地的市民生活区,突然在前面出现一个巨型池塘,池塘里三五成群地游着白天鹅。啊,看见白天鹅了!我走近它们,它们一点也不害怕。我有意拍拍手,想让它们飞一飞,有几只就扇起翅膀,贴着水面飞到了更远的地方。沿路再往前走,水里的天鹅越来越多……

十多年过去了,三门峡是不是变得更美了?三门峡的白天鹅是不是更多了?此时,我的心仿佛与白天鹅一起在飞。飞越关山、河流、平原,飞到三门峡,与新朋故友相会,与青山绿水合一,倾听冬天的风声,感悟二舅青春飞扬时留下的体温和劳动成果。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