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经济

“枢纽经济”为衢江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浙江衢州市衢江区坚持交通先行,加快建设四省边际多式联运枢纽港

来源:作者:时间:2023-12-26

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以“十四五”规划目标为总抓手,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部署会精神,坚持交通先行,聚焦四省边际多式联运枢纽港建设,统筹做好项目谋划、争取和建设,今年1月至9月,交通投资增速达35.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0.2个百分点,助力衢江实现“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转变,为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前三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14.1%,位居浙江省第一。

抓谋划强储备 夯实基础增动能

吃透政策谋项目。在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要进一步推动交通建筑工业化发展,加强重大交通配套产业项目集约化背景下,衢江区抢抓机遇推动建设全省第一个集商混、沥青、预制钢结构和研发为一体的浙西重大交通产业配套设施生产基地项目,实现项目“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当年上规”新速度;深入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谋划衢州智慧冷链物流基地项目,项目列为省重大产业、省重点项目、省市县长工程。

紧盯战略谋项目。主动融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两核一带两辐射”总体布局,深入推进西延行动,谋划实施衢州港衢江港区大路章作业区二期工程,积极构建“市域一体、多式联运、无缝换乘、辐射四省”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推动四省边际多式联运枢纽港建设,改变“公路独大、铁路薄弱、水路航空基本空白”的运输结构现状,项目建成后合计年吞吐量将达650万吨,将成为全省面积最大、作业泊位最多的内河枢纽港。

依托资源谋项目。梳理全区农村公路路网,统筹沿线乡镇旅游景点、精品民宿、特色产业,穿针引线、串点成线、连片布局。依托沿江公路及衢北运动休闲旅游区、衢南森林康养旅游区,巧妙融合农业农村、文化、旅游、体育、水利、发改、交通、能源等项目资源,规划出一条“美丽公路+旅游”“美丽公路+文化”“美丽公路+体育”“美丽公路+康养”“美丽公路+驿站”的“美丽经济”交通走廊。

抓争取强保障 突破瓶颈解难题

找准定位解规划难题。利用地处浙闽赣皖四省边际的区位优势,持续探索构建运输高效的多式联运运输服务体系,围绕全力打造四省边际交通物流桥头堡的战略目标,谋划包装衢州市四省边际多式联运枢纽港公铁水联运示范工程,成功列入国家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名单和浙江省首批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综合性战略平台,对后续提高衢江区综合运输效率、实现物流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思路解资金难题。按照“公益性项目市场化运作”理念,统筹农村公路沿线综合功能站、休闲驿站、停车场等经营资源,提高项目收益能力,把单一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转化为有收益、可持续、市场化的“美丽经济”项目,创新走出农村公路资金筹措新模式,变“不能贷”为“能贷”,促成国开行乡村振兴第一笔9亿元贷款“花落”衢江,有效破解“农村公路+产业”发展资金来源单一和不足的困境,有力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公路发展领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积极申报解土地难题。抢抓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三区三线”划定窗口期,320国道龙游平山桥至衢江平塘段改建工程等12个交通项目列入自然资源部“三区三线”划定项目清单,解决双占用地约2800亩;衢江区数字经济示范区至杭金衢高速衢江互通连接线工程、罗樟源水库至甬金衢上高速大洲互通公路工程、甬金衢上高速全旺互通连接线公路工程3个项目列入山区26县“一县一县道”项目,争取解决880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为下一步项目推进提供要素保障。

抓推进强落实 转型升级促发展

合力推进,做实民生工程。通过专班统筹、责任分工的模式,解决条块化管理之下交通、财政、资规等部门和全区22个乡镇分工交叉重复、各自为政,资源要素难以统筹的难题。其中,国资业主负责投融资和施工建设,交通、属地乡镇等县乡村道权属部门负责政策处理,推动“美丽经济”交通走廊项目一期、二期提前完工,建成后的衢江区农村公路网密度将提高到93.79公里/百平方公里,单车道占比将降低5个百分点,绿化道路占比将提高5个百分点,沥青路占比将提高25个百分点,实现县道全部沥青化,超越全省平均水平。

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兴旺。紧抓衢州智慧冷链物流基地项目招商成果,与青岛新协航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从初次洽谈到投资合作协议签订跑出新速度,仅用45天就完成了合作协议签订。打赢当年申报、当年招商落地、当年开工建设的项目落地攻坚战,真抓实干跑出衢州智慧冷链物流基地项目落地加速度。项目投运后将助力乡村振兴及餐饮市场消费需求侧升级,推动一二三产及南北方食品产业大交流大融合发展,服务国家食品安全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大局。

整合资源,助力共同富裕。通过建设25座集停车、充电、休闲、农产品展销、观景等功能于一体的景观驿站,既为道路做好服务配套,又为农产品展销提供平台。引导沿线村庄开展“一村一品”建设,如周家乡枇杷、杜泽茭白、双桥粉干、东坪柿子、莲花草莓、峡川高山蔬菜、后溪食用菌、高家黑花生、大洲稻鳖、岭洋茶叶、樟潭茶树菇、全旺竹笋、紫薇山孟棕竹炭等,打开衢江区40万群众增收致富新通道。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发展改革局供稿)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