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经济

用好工美文化遗产 打造甘陇文化名片

——甘肃工艺美术行业的继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研究

来源:作者:时间:2023-12-26

□ 陈晓蓉 刘文胜 张燕玲 孔月月

工艺美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传统技艺的精华,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促进文化传承、发展文化产业、提高生活品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甘肃省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品种繁多、造型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工艺美术文化遗产,打造更多具有高辨识度的甘肃文化名片和文化地标,创造更多以文化传承为主题的工美精品,对甘肃省建设“华夏文化传承创新区”能够发挥极大的推动作用。

甘肃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甘肃省工艺美术品生产销售企业有170多家,年产值约33亿元。现有各类工艺美术产品共10大类、200多个品种,分布在全省14个市州。目前,甘肃省有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1183人,从业人员约33万人,拥有院校教育的工艺美术类培训教育机构15所,本科、高职(专科)和部分民办院校、独立学院、高职(专科)院校美术与设计学类专业设立了工艺美术设计、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藏族唐卡艺术等专业,培养工艺美术人才约2.41万人。

甘肃省工艺美术主要以中小企业、私营作坊、个人工作室为主,以传统手工艺的当代再生与创意研制为特色,将创意研发与设计实践贯穿于作品中,利用传统工艺美术地域资源优势,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社会品牌效应。卓尼洮砚、酒泉夜光杯、武威铜奔马、天水漆器等工艺美术品享誉国内外。经过多年的发展,甘肃省内已逐步形成七个特色产业区域:以兰州市为代表的刻葫芦产区;以庆阳市为代表的民间工艺品产区;以甘南州卓尼县为代表的洮砚产区;以酒泉市和天水武山县为代表的夜光杯、鸳鸯玉雕产区;以敦煌市为代表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彩塑复制品、丝绸之路文化、大漠文化产区;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代表的砖雕、刻葫芦、保安族腰刀、手工羊毛地毯产区;以天水市为代表的漆器、丝毯、地毯、美术陶产区。2002年,中国民俗学会授予庆阳市“中国香包刺绣之乡”;2008年,文化部授予庆阳市“庆阳市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群”;2010年和2014年,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分别授予定西市(岷县)和甘南州(卓尼)“中国洮砚之乡”。敦煌研究院、甘肃省民族音乐研究中心、兰州文创产业园等16家单位被列为全省艺术创作与研究基地。

甘肃工艺美术继承保护情况

近年来,甘肃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的通知》相关文件精神,出台《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审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甘肃省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评审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甘肃省传统工艺美术珍品评审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举办甘肃省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展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评审认定、省传统工艺美术珍品评审认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推荐等一系列工作,在提升技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政策、资金、信息技术服务和人才等方面,对传统工艺美术事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促进了全省工艺美术更好继承、保护、传承和发展。

手工艺文化传承情况。目前甘肃省传统手工艺主要以家族、师徒及院校教育为主要传承方式。

家业继承在甘肃省工艺美术行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长辈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子承父业代代传续。以师带徒的传承方式在甘肃省工艺美术行业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师徒传承不仅继承技艺,更是生存职业的选择。从模仿到熟练的过程,造就师徒风格的一致性,形成了同一门派的技艺风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兰州刻葫芦、庆阳剪纸、西和麻纸制作技艺、洮砚制作技艺、肃北蒙古族服饰、庆阳香包绣制等均是民间手艺的延续,是家庭世代相传和拜师学艺的师徒间的继承。

学院教育作为近年来工艺美术教育的重要基地,外引内培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工作室教学理念,创设主题模块化教学模式,依托漆艺、纤维艺术、首饰设计、陶艺、布艺、雕塑等多个应用型工作室,利用敦煌文化和地域传统工艺美术资源优势,工艺美术专业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社会品牌效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截至2022年底,甘肃省国家级非遗项目共83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93项,省级及以上非遗工坊121家。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将全省各地600余项非遗项目作为首批“住户”在云端“安家”,已建成完整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格萨(斯)尔等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认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8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17名,3家企业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甘肃工艺美术创新发展特点

纵观工艺美术发展史,创新是工艺美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联结传统工艺文化、工艺生活、工艺业态的桥梁。以传统工艺资源为重点,根植现代生活开展创意设计研发,是实现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的重要路径。

艺术创新,挖掘文化优势。各艺术创作与研究基地充分发挥在艺术创作、制造生产、展演和研究过程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将现代美学元素和审美标准融入工艺美术作品,通过传统的技艺、题材、材料和艺术表现形式创作精品。先后开发非遗文创产品约6.4万个,组织各类非遗展演展示及民俗活动200余项、1300多场次。

工艺美术大师李海明传承创新基地通过“工美+创意+职教”等模式联盟,探讨研究传统工艺创新再创作,挖掘文化根脉及文化建设,在不断学习继承传统陇派珐琅技艺的同时,用现代的材料、技术和科技,尝试用珐琅艺术再造和复制失散在海外各大博物馆与个人藏家手中的海外遗珍。兰州阮氏艺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不断加强葫芦雕刻技艺普及工作,向社会提供专业的传统工艺美术文化和非遗技艺教学,推动全省工艺美术事业高质量发展。

大师领航,发挥示范作用。在历年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审中,获评省级工艺美术大师96人、品种代表人11人、技艺代表人16人。工美大师们发挥在艺术创作生产、展演和研究过程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将艺术文化融入现代教学,通过挖掘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教育,传承并创新专业技术技能,为行业选拔培养出大批工艺美术高技能人才。工艺美术大师开展相关职业技能培训、评价、竞赛工作,推动工艺美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天水雕漆大师工作室、鸳鸯玉雕刻大师工作室等首批“全省艺术创作与研究基地”单位,在组织生产、研发创新产品、人才培养、传承、保护、发展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方面不断完善,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工艺美术产品。

融合发展,践行工美传承。为推动工美行业的振兴融合发展,嘉峪关科技生态创意文化产业、天水民间工艺品生产加工产业、临夏民族民俗文化产业、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甘肃段产业等特色文化产业结合甘肃省工艺美术特色,不断强化区域品牌建设,加强工艺美术品牌宣传推介力度。肃南县高原红文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将飞天题材融入裕固族传统手工刺绣;敦煌罗布麻综合开发中心将罗布麻鞋传承与创新相融合;敦煌莫高窟应用、研究数字化技术,建设数字化的莫高窟旅游中心,运用数字技术整合莫高窟遗产。现冠以“敦煌”名称的文化企业超过1000家,产品主要涉及敦煌题材的工艺品、旅游用品的生产、研发和销售。大学中的艺术类学科将AI(人工智能)的主要技术运用到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和职业教育上,通过应用实例,让工艺美术高技能人才对未来创意创新发展有了更多维度、更深层次的思考。

继承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甘肃省工艺美术行业以小型工作室、个体工商户或大师工坊等小规模企业单位居多,存在创作思维陈旧、抗风险能力较差、缺乏龙头企业引领、开拓市场难度大等问题,制约了甘肃省工艺美术行业健康发展。

区域性规划不到位,集聚优势难以显现。部分工艺美术品逐渐走向“高端化”“奢侈化”,成为少部分人群的收藏品,难以大众化,虽然工艺美术精品尚存,但整体产业规模较小。与发达地区相比,甘肃省工艺美术产业普遍存在布局分散、集约化程度不高、发展层次较低等问题,制约了区域性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和资源优势的发挥。在开发的力度上,甘肃工艺美术项目布局较为分散,集聚优势不明显,产业规模较小,无法形成强产业链。

市场开拓难度加大,创新推广力度不够。甘肃省工艺美术企业在传承方面展现出较强的意识,在创新发展的重要性上虽然也有正确的认识,但与发达省市相比,将传统工艺品与日用品、旅游产品结合,开发并推出新型现代工艺品的推广意识薄弱,无法将传统工艺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部分企业以代加工或贴牌生产为主,产品档次、技术含量、附加值都相对较低,缺乏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在经营中,工艺美术企业产品推广渠道单一,产品附加值及市场迎合度不高,产品销量难以持续增长,导致生产企业利润总体偏低。

人才梯队出现断层,跨界型专业人才匮乏。甘肃省传统手工艺人才老龄化现象严重,年轻人对民间手工艺术和民俗文化传统深入了解不够,师傅和徒弟之间的传授方式有些闭塞,单一的形式也限制了传承的效率,人才梯队出现断层危机。

从当前发展现状看,工艺美术产业缺乏专业领军人才和行业人才梯队建设,部分民间工艺发源地没有设置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专业,导致传统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传统工艺美术与现当代社会生活不能密切结合,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虽然工艺美术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数量逐渐增加,但部分地区对工艺美术从业人员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本行业人才大量外流,出现传承断档情况。

甘肃工艺美术行业发展建议

推进工艺美术产业跨界集聚。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工艺美术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工艺制品企业和工艺美术大师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合作,共同开发传统工艺的文创衍生品,挖掘传统工艺文化价值,促进符合工艺制品产业创新发展方向的先进适用技术落地转化。

因地制宜,探索创新,运用前店后坊的模式,当场制作极富甘肃元素的文创品,通过现场教学吸引游客动手制作手工艺品的方式,增强旅游体验,推动传统文化向价值链高端迈进。不断延伸产业链和文创、建筑、旅游、科技、互联网等产业的跨界融合,借助文旅融合的新契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融入古建筑、景区、历史街区等旅游空间。围绕大师工作室、非遗工坊、代表性传承人工作室打造新的设计服务,充分发挥非遗门类特色,传统美术与传统民俗民间文学等立体化消费场景,使工艺美术产业和旅游业能够相互融合,推动工美行业整体发展。

凸显工艺美术产业品牌效应。工艺美术在继承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以制度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使得工艺产业内部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更好实现产业集群效应。建立政府与重点企业双向联系模式,使企业快捷了解当下政策和市场状态,从而及时作出调整,同时也有利于政府给予企业有针对性的协调和扶持。加大广告宣传、技术指导,通过申请非遗,达到保护、传承、开发的目的,扩大甘肃工艺制品的影响力,打造地方品牌,以品牌的力量带动甘肃工艺美术产业发展。

推动传统手工艺传承和创新性发展。工艺美术品经过多年发展已经达到稳定的状态,想要实现突破需要依靠创新和不断注入发展活力,让传统手工艺在继承性、创新性、实用性思维上融合发展。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传承机制和传承体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传统工艺的生命力,传承人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高品质生活,让传承之路越走越宽。

紧密结合工艺美术产业发展需求,查找产业发展技术短板,制定工艺美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目标、重点领域和攻关路径,大力发展3D打印技术,实施技术改造项目和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鼓励雕刻葫芦、雕漆、陶瓷、鸳鸯玉等企业建设智能化生产流水线、数字化制造、智能化制造车间。布局工艺制品产业前沿技术研发,加快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应用,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引导工艺制品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促进工艺制品产业创新发展、适用技术落地转化。

加强工艺美术行业人才培育。工艺美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传统工艺美术技艺存在很多手工工序,继承保护与传承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和技艺传承。推进传承机制,促进教育普及,建议设立人才培养专项资金,推动非遗项目尤其是传统工艺类的产业化发展。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及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与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相关的学科,增加木雕、戏服设计、玉石雕塑雕刻、金属、漆器、工艺花画、抽纱刺绣、陶瓷等专业课程,邀请工艺美术传承人进课堂,为甘肃工艺美术产业输送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动手能力的人才。建立和完善人才的培育、引进制度,打破传统师傅徒弟口耳相传的教授模式,注重专业向纵深拓展培养,侧重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吸引年轻人学习工艺美术技艺,并激发其创新创业的热情,提高学习主动性。

(陈晓蓉、张燕玲、孔月月单位为甘肃省工业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刘文胜单位为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