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与智库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有信心,国家才有未来!——荐书《新中国民生发展70年》

来源:人民出版社作者:李琳静时间:2023-10-11

七十年民生发展风雨兼程,七十年民生工作成果辉煌。

在站起来的时期(1949-1977年)毛泽东同志建设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工业体系,奠定了解决民生问题坚实的经济基础。

在富起来的时期(1978-2011年),邓小平同志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布局谋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着力摆脱整体贫困、改善人民生活,逐步实现先富带后富,安装了发展民生的加速器。

在强起来的时期(2012-2019年),习近平同志坚持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着力于补短板,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把民生工作推上一个全新的高度。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历经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励精图治,终于乐见2020年将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改革开放和民生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近14亿人民!

一、新中国七十年的民生发展是一场马不停蹄的接力赛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言犹在耳,当年发布的《共同纲领》要求“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邓小平同志带来改革开放绚丽“春天的故事”记忆犹新,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经重新修改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

习近平同志带领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不仅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就,而且使中国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革;2018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提出“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七十年发展,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民生发展让百姓生活更美好!因为发展民生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也是人民政府的历史使命。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改革开放和新时代都是发端于民生问题。民生发展无小事,因为大力发展民生既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所在,又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内涵。

众所周知,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而1949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80%和90% ,1978年中国的恩格尔系数为 67.7%。2018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七十年的发展让人民群众实现了丰衣足食,全面小康!

二、目前中国民生发展在发展中国家中居于领先水平

“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民生问题发表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民生观”,一方面在宏观层面上具有原则性、实惠性、持久性,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上涵盖住房、就业、养老等关乎老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幼有所育”“弱有所扶”加入其中。这一具体而突出的变化,针对的就是民生保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精准更全面地补齐民生短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新中国民生发展70年》一书即按此分为十个章节,分别论述新中国七十年来民生问题在方方面面所取得的瞩目成效。

大力发展民生永远在路上,永无止境。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下一步,党和政府将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建设和民生发展的重要论述,通过全社会的努力,让城乡全体居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新时代民生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民生工程就是暖心工程。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我们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从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利益问题做起,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会让老百姓获得感多多、安全感实打实。

过去优秀不等于今天必然优秀,今天优秀也不等于明天必然优秀。历史上的成就不应该成为我们的沉重包袱,而应该成为重新出发的新起点。只要我们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未来的一切都会更加美好、更加值得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和期待!

第一个一百年是第二个一百年的基础。总结过去新中国民生发展七十年的历史,是要通过深刻反思、总结经验、避免失误,让人民群众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获得更多的实惠。“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人民有信心,国家才有未来,国家才有力量”!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要活的昂首挺胸,充满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

作者简介:杨宜勇 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当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目前主要从事有关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文化旅游、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和工程咨询等方面的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现兼任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理事会理事。】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