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郑雪芹时间:2023-09-11
金秋九月,硕果累累。在晋能控股集团轩岗煤电实业公司各个分公司车间,一台台智能化设备“闪亮”登场,成为公司非煤产业的一大亮点。
从以前的“小作坊”到现在的智能化车间,从以前的“大锅饭”到现在的“分灶吃饭,自负盈亏”,这一切都张彰显了“改革”这个关键词的重要性。不破不立,改革前后的实业公司让我们体会到绿色产业日新月异的生长速度。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业公司沿着二十大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公司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是什么助力轩岗煤电公司非煤产业拔节生长?出于好奇,我前往轩岗煤电实业公司寻找答案。
生产车间更新换代
非煤产业是否有活力,一定要看生产线。
沿着黄家堡实业分公司一路走、一路看,感受着实业公司向新而行的努力,触摸着轩岗煤电公司非煤产业强有力的“脉搏”。
“前些年的锚杆车间是露天的,每根锚杆都是工人双手拿起来,一节一节地送到切割机上切断,然后再一节节加工,工人工作起来相当吃力,2019年,我来后建立了1号车间,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装行车。实业公司现在一共有8台行车,工人只要轻轻一点按钮,行车就能将材料“拿”起来,“放”下去,有效减轻工人们的劳动强度”。谈起过去,实业公司经理刘志勇感触很深。那段历史,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其实就是“难”。
改革的过程是艰辛的,从刘经理的介绍中,不难体会到四年前的实业公司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厂房陈旧怎么办?加固、改线,上地坪漆,安全工作环环相扣,不安全绝不让工人入厂工作。设备落后怎么办?四处拼拼凑凑不是个事,生产产品质量也不过关。难,谁看到也觉得难,可是再难的事也难不倒有心人。本着“花小钱,办大事”的原则,刘经理带领骨干下河北挨厂调研询价、比较,在永年厂家参观几个厂房后,8000块钱买两台切断机,回来后安装轨道、“刹车”,把两台手动设备改装成自动化的一组切断机,一踩一放,两根锚杆就能够同时切断。这项创新生产节时省效,赢得了各矿的赞誉,引来了河北厂家的惊奇赞叹,甚至连中机维协的郭会长,来实业公司检查,看到这台改装后的小设备时,也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夸赞。
向上攀登,永无止境,2022年,公司新班子上任,轩煤公司提级管控,在集团公司优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实业公司再次面临改革。未来究竟是什么模样呢?实业公司下属五个分公司、两个厂、一个站的工人们既期待改革,又害怕打破大锅饭后不好干,在众人的犹豫和吵吵声中,刘经理站出来说,“别担心,只有经历改革,我们企业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未来我们一定会比现在更好!”刘经理的这句话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如今,实业公司已经在不断的调研学习中迎难而上,焕发了新的生机,过往的艰辛已变成一往无前的累累硕果。“我们今后会发展的更好!”清晨的光掠过两座现代化厂房,在
生产副经理李德龙的镜片上折射出五彩的光芒,望着厂区内忙碌运货的叉车,李德龙笃定地说。
传统产业脱胎换骨
走进现代化生产车间会有什么神奇地体验呢?
2023年3月,在黄家堡分公司1号车间,一名操作工站在KW矿用钢带成型机前,滴滴摁了几声操作台上的键盘,机器迅速启动,一条宛若银龙的钢板,经过开卷、校平、打孔后,在“啪啪”的切割声响中完美成型。另外一位操作工则是手拿印章,在成型的钢带上稳稳地一起一落,“轩煤实业公司”这6个字瞬间成为钢带骄傲的标识。
“我们这个车间负责加工钢带、锚杆,我操作的是这台全自动的KW矿用钢带成型机,每天踩着绿色的地坪漆,站在智能化设备跟前干活,我感到非常自豪!”大学生技术员高鑫涛兴致勃勃地介绍。
引进智能化全自动设备,形成一条产业链,拓展业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正是实业公司适应市场需求,蹚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我在黄家堡分公司已经工作十几年,这些年,我见证了实业公司的工艺由全人工到全机加工,再到智能化的全自动设备的发展,无论是对工人的关怀还是对质量的把关,实业公司在各种细节上都做得很棒,你瞧,我们做的锚索上都戴着一个橘黄色的‘小帽’”。顺着黄家堡分公司张吉明的手,我看到铮黑的锚索上每根都有一节橘黄色的“小帽”,原来这些小帽子是为了保护锚索在运输过程中不受磨损,同时能够保护井下职工在作业时不被锚索伤害。
真是细微之处见真章!
5月份,实业公司再次为黄家堡分公司引进一台500吨矿用锚杆托盘成型液压机,自动化的操作简单、快速,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能够使150mm、200mm、300mm的锚杆托盘迅速成型。
一条锚杆、锚索、托盘的生产线完美投入。而这里只是实业公司的一个缩影。
智能操作精准高效
“这是我们淘汰后的钻床和铣床。前段时间这些设备还在使用,现在,它们都可以歇着了。”在刘家梁分公司,党支部书记刘文光指着库房里擦拭铮亮的旧设备,轻轻拍打着它们深情地说。
取而代之的是7台自动车管机、自动切管机、自动钻孔机床、自动平头倒角卡槽机床、自动铣边机床、托辊双端自动压装机床,这些设备呈一条线摆放在刘家梁分公司1号车间绿色的地坪漆上,与银色的厂房交相辉映。每一台设备前站着一名工人,在托辊管和托辊轴下料后,经过14道工序,用时不过1分钟,即可完成一条灵活转动的托辊成品。
这里又是一座现代化的生产车间。
回忆起之前旧设备加工产品,老师傅们不由感慨:“过去的设备声音大,不论车槽还是钻孔,轴的两端不能同步进行,而且做出来的产品尺寸达不到精准程度。还是新设备好,几秒钟即可完成一道程序,减轻了劳力,提高了效率”。
实践证明,搞生产,还是要科技先行!
托辊生产线如此先进,那么焦家寨矿分公司又是什么景象呢?
未进焦家寨分公司的大门,便看到院内忙碌运输成品和材料的小叉车,院内彩钢物料棚下,一垛垛验收过后的金属网整齐码放,金属网上红色的验收小标签迎风跳跃。一进厂,左侧的卫生间更衣室明亮整洁,为女职工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两侧的车间内,分别摆放着2台数控全自动双丝菱形网编织机、1台经纬网编织机和1台钢筋网片编织机,4台设备如同“四大金刚”,在工人们经纬交织、焊接、验收中,为各矿生产支护的需求提供了不同的供应。
你以为仅有这三条生产线吗?还有呢,在轩岗煤电公司办公楼背后的家属区之间,有一个小小的院子,院子里面和其他公司一样,也是清一色的银色厂房,厂内是加工风筒布、工作服的车间。说起前些年的工作条件,车间内工作的大姐们争先恐后地说,“以前我们就是在小黑屋里面作业,刺鼻的原料不仅让我们觉得难闻,连周围的家属们也怨声载道,现在好了,我们的厂房是周围最漂亮的房子,厂房内的环境也是现代化一流的,更要点赞的是我们做风筒和工装的原料,没有一点味道,而且我们做的工装是防静电、更耐磨的矿用正经工装”。
凤凰涅槃,焕发的不仅是新生活力,同步激发的还有职工的工作热情和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4条全自动的流水线,50多个品种、180余种型号的产品。所有的材料坚持从源头把关,成品邀请专家鉴定评审,每年都要年检锚杆、风筒、工作服、托辊等产品的煤安标志。其中,单体支柱、液压支架、千斤顶、变压器、电机、防爆开关、金属菱形网、托辊、经纬网等矿用产品取得了15个生产及检修资质证件。实业公司趁热打铁,扩大了ISO1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范围,取得了锚索的矿用安全标志证书,W钢带的矿用产品生产资质,完善了产品准入市场的有关证件。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实业公司高品质、低价位的市场理念赢得了消费市场。王家岭公司签订了首份风筒布合同,慕名参观的兄弟单位,对实业公司的价位和质量赞不绝口。短短的时间内,轩岗煤电实业公司的品牌影响力辐射整个山西。
面对难得的挑战和机遇,实业公司乘势而上,内挖潜力、外拓市场,围绕自主经营、自主创效的基本思路,引进先进技术、优化生产工艺,逐步打造质量更优、价格更低、服务更好的拳头产品线。
成本降了、产量高了、效益高了,车间标准化的作业环境也变好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动力源”激活了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上半年,实业公司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实行全员绩效考核,将干部绩效工资和车间效益挂钩,工人干的活儿采取计件,如此一来,全体职工的干劲更足了,大家以主人翁的责任意识,“主动干”“抢着干”,在车间形成了思想、目标、行动相同的良好工作氛围。
百尺竿头,还需更进一步。新征程上,轩岗煤电实业公司坚持走“精、细、专”的业务发展道路,持续增强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意识,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引进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拓展销售领域,实现更好的发展。(郑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