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亲”有度“清”有为 推动亲清政商关系走好新通途

——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作者:时间:2023-06-02

近年来,河北省南宫市围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坚持多维多层多领域改革创新,通过持续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护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着力打造服务有温度、执法有尺度、惩戒有力度的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坚实保障。未来,南宫市将进一步明晰政商交往的态度和尺度,明确政商交往的底线和红线,完善服务保障的体制和机制,持续构建高质量的亲清政商关系、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提升政府权威和公信力、进而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要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排忧解难,让他们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专心致志搞发展。”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对于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近期,河北省南宫市委统战部本着“立足南宫、跳出南宫”的调研思路,围绕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深入到有关部门和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并与部分兄弟县市区进行了沟通交流,就推进实施过程中的有效举措进行了归纳总结,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更为全面客观地提供参考借鉴。

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南宫市围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坚持多维多层多领域改革创新,通过持续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护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着力打造服务有温度、执法有尺度、惩戒有力度的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坚实保障。

简政与放权并举,政务服务质效显著提升。推动“放管服”改革措施落地见效,以“减证”促进“简政”,以“放手”推进“放权”。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巩固完善“全程网办、一日办结”服务模式,建立健全企业开办标准化指标体系。大力推进承诺制、容缺审批、“不见面审批”等申办机制,扩大“证照联办、一照通行”和涉企经营“一件事一次办”试点覆盖,努力让企业“最多跑一次”成为现实,全力提高涉企办事效率。

法治与信用并重,综合要素保障更加有力。南宫市检察院在河北省率先出台《服务保障优化营商法治环境九项措施》,得到河北省检察院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南宫市委统战部联合市检察院在燃气设备协会开展合规制度试点建设,为更加有效地打造法治与营商“双优”环境提供了新思路。环境保护、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执法帮扶效能明显增强,探索试行“首违不罚”,常态开展预防性帮扶和“体检”式执法,使执法部门更具亲和力、执法过程更有温度感。巩固提升信用体系建设成果,推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信用承诺制改革,实现并持续保持了南宫在全国县级市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领先位次。

服务与规则并施,亲清政商关系不断走实。完善政银法企四方沟通机制,以“企业家座谈会”为主要载体,以包联领导和职能部门常态化走访调研为重要手段,围绕疫情转段期企业发展方向与路径,聚焦企业意见诉求和发展过程中的痛点、卡点问题,充分发挥统战部门“牵总一线、协调各方”的职能优势,联系和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定期进行“集中会诊”和“对症施治”,做好企业用工、资金、土地、技术、人才等要素保障和对接服务,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在努力为企纾难解困的同时,严格规范约束职能部门及人员行政行为,准确把握政策法规界限,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问题及成因

构建新时代的亲清政商关系,必须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与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理念要求不相适应的是,当前亲清政商关系的构建还存在一些内在障碍和深层次问题。

亲商亲不到心坎上,政策环境需再贴心。一是政策制定欠透明。企业参与涉企政策制定“落而不实”,要么企业难起作用,要么建议不受重视。二是具体落实有偏离。表现为“洒水式”落实,点到为止、蜻蜓掠水;“包装式”落实,虚假浮夸,报喜瞒忧;“一刀切”落实,机械执行,脱离实际。三是末端执行不到位。政策执行跟踪问效、评估评价机制建设滞后且难以量化,致使惠企政策打了折扣。

重商落不到关键处,政务服务需再优化。一是报审流程待精简。以环保审批程序为例,从接收项目到出具审批意见需同步录入4个平台,行政交易成本高。县(市、区)部分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后,基层承接能力不足,造成审批质效相对低下。二是政府信用有缺失。承诺企业事项还存在兑现不及时不到位情况,在解决涉企遗留问题上,有的部门认识问题不认领问题,认领问题不解决问题,导致“烂尾问题”久拖不决。三是效果检验无章循。企业意见诉求办理机制不完善,受理、交办、督办、反馈、评价链式闭环运行衔接不紧密。

责任边界不够清晰,监管体系需再完善。一是部门顾虑不愿“亲”。在缺乏明确的容错免责机制情况下,对解决复杂棘手的企业难题有顾虑没担当,政商关系宁愿“清而不亲”。二是企业投机不想“清”。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缺乏内部监督机制和诚信经营、勇于创新的现代企业家精神,投机经营、以“利”猎“权”时有发生。三是企业嫌隙不敢“亲”。“自由裁量任性执法”“新官不理旧账”和政策不连续问题的存在,使企业产生“惹不起躲得起”的嫌隙心理,导致企业有意与部门疏远“距离”。

对策与建议

明晰政商交往的态度和尺度,明确政商交往的底线和红线,完善服务保障的体制和机制,对于构建高质量的亲清政商关系、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提升政府权威和公信力、进而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政策制定、执行落实、效果评估“三要素”一齐发力。一是问政于企,把企业家当“自己人”对待。涉企政策制定要认真研究、合理预判起草背景和效果前景,科学合理选取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企业代表,精准掌握企业政策需求,畅通建言渠道,完善信息反馈机制,有效实现政策导向与企业所需的双向靠拢、相向而行。二是改进作风,把企业事当“自家事”办理。聚焦惠企政策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作风整顿提升行动,对存在的“躲、拒、推”不作为、“等、靠、拖”慢作为、“吃、拿、卡”乱作为进行专项整治,做到处理一个问题纠治一类问题、整顿一个条线规范一个领域。同时,从思想层面多正向激励、行为层面勤反向鞭策、制度层面强刚性约束,督促职能部门干部积极作为、靠前服务,用心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三是明确奖惩,把看效果当“论成败”衡量。树牢“以成效论英雄”的用人导向和“能者上、庸者让、劣者汰”的任免机制,组织、纪检、督查等部门协同研究具体办法,细化量化任务目标并分解到项目、岗位和个人,完善政策末端执行考核问责和奖惩机制,靠绩效激先敦后,以责任促落地达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深化改革、提升服务、健全机制“三板块”一并推进。一是推动简政放权。以便捷企业办理为导向,优化审批流程,把落实惠企政策、优化涉企服务作为改革的重点,聚焦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通企业发展的“中梗阻”。围绕市场准入、简化程序、公平待遇、稳定政策等重点内容,对乡镇行政审批、综合执法等政务服务工作开展针对性培训,有效促进职权下放有序衔接,持续稳定提供优质服务保障。二是加快“旧账”清底。将兑现对企承诺和解决涉企历史遗留问题纳入具体评价考核体系,按问题属性分门别类梳理分解,压实责任单位、承办单位责任,实行“挂账督办、事结销号”管理,全力消解“政府失信”不良影响,形成自觉维护政府诚信、敬畏法律底线的正确导向,通过为企业“清旧账、解死扣”着力提升政府公信力。三是紧盯诉求办理。围绕企业意见诉求,聚焦问题收集、分类交办、协调会商、跟踪督办、回访评估、定期通报等关键环节,建立闭环办理工作机制,细化权责范围条件,推动意见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亲清有责、亲清有界、亲清有为“三环节”一体衔接。一是完善清单制度。因时而异、动态调整政商交往的正负面清单,建立容错免责机制,厘清“错误”与“失误”界限,明确宽容失误、鼓励担当鲜明导向,划定政商交往“安全区”和“禁止区”,规范政商交往行为。二是约束企业行为。以商协会为依托,加强所属企业自身建设和管理,引导企业完善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的内部风险防控机制。强化思政引领,引领企业与国家大政方针同向同行;强化政策引导,引导规范企业投资经营行为;强化内部监督,督促企业员工与职能部门合法合规交往。三是创新监管模式。以构筑规范政商交往的多层次监督约束机制、形成高效化政商关系监管合力为目标,探索试行企业营商环境监测点制度,选取不同行业企业代表作为营商环境“吹哨人”和“预警员”,针对政策法规不落地、行政审批不规范、政务服务不优质、执法监管不公正、权益保障不到位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监测反馈,倒逼职能部门优质高效主动作为。

(河北省南宫市委统战部供稿)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