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3-04-20
□中国改革报记者 王淼
在祖国的北疆,有着这样一片净土,这里有着水草丰美的草原,这里有着松涛激荡的林海,这里有着纵横交错的河流,这里有着星罗棋布的湖泊。这就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和游牧民族发祥地之一的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市有天然草场总面积1.262亿亩,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最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林地面积2.28亿亩,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主体就在境内。具有大草原、大森林、大湿地、大冰雪、大口岸、大民俗六大特征,被誉为“北国碧玉”、“绿色净土”。
如今,这片绿色的净土又迎来了低碳发展的新契机——2012年年底,呼伦贝尔市获批成为国家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2013年7月,该市的低碳试点实施方案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审查,低碳城市试点工作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低碳生活早已成为时尚
其实,在低碳城市试点开展之前,在呼伦贝尔,低碳就是一种时尚。
去年,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坤密尔堤办事处新农村村民朱义的女儿婷婷结婚不要金银首饰,而要适用的“低碳嫁妆”:一台节能冰箱、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一个电动车……获得了亲友的称赞。
“以前我在陕西打工的时候,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很方便,而且节能、干净,还省钱。”婷婷介绍说。“低碳嫁妆”,是当前年轻人转变婚嫁观念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旗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农村青年喜欢科学、文明、进步的生活方式。
记者了解到,在获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之前,呼伦贝尔市就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很多地方主动宣传低碳生活方式,动员社区居民和村镇居民去实践低碳生活,随时随处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培养居民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低碳消费习惯。
多年来,呼伦贝尔农村每逢春节、元宵节都有点“长明灯”的习惯,一是图个吉利,二是增添节日气氛。但今年元宵节时家家门口点“长明灯”的现象不见了,很多家庭采用一串串五颜六色的节能花灯烘托节日气氛。有人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西瓦尔图镇中心村为例算了一笔账,全村共有400多户人家,每晚8小时可节约1000余度电。
呼伦贝尔市还特别注重建筑减排。该市通过对全市集中连片的旧住宅区域进行建筑节能改造,2012年完成了46.34万平方米的节能改造任务。通过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每年可节约0.31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05万吨。同时居住舒适度大大提高,冬季室内温度提高了2度~5度,夏季室内温度降低了2度~3度。
低碳发展具有天然优势
去年7月,呼伦贝尔市的低碳试点实施方案正式获批。呼伦贝尔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表示,该市将发挥市场机制在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中的作用,研究建立并逐步推行碳排放统计、核算、报告制度,为低碳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发展低碳经济,呼伦贝尔市首先做的就是摸清家底。
今年2月26日,呼伦贝尔市政府在北京召开了《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生态系统碳储量评估报告》审查会。由内蒙古碳汇评估研究院完成的一组5份评估报告,对该市森林、草原、湿地、农田进行了碳储量评估。
评估报告认定,每年总固碳量远大于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现状表明,呼伦贝尔市森林、草原、湿地、农田集中连片,便于加强管理,可以充分发挥森林、草原、湿地、农田吸收、固定和贮存二氧化碳的碳汇功能。
目前,呼伦贝尔市活立木总蓄积量已达11.1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1.25%以上。据全国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生态系统年固碳量为3.59亿吨/年,呼伦贝尔市森林年固碳量占全国森林年固碳量的6.82%,与西藏自治区森林年固碳量相当,相当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的总和,呼伦贝尔市森林年固碳量和吸收二氧化碳量占内蒙古自治区的68.00%。
记者了解到,作为固碳大户,开展低碳试点是该市的一种主动选择行为。呼伦贝尔人希望国家更加关注呼伦贝尔,重新审视呼伦贝尔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并将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经济转型、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
改变“一煤独大”尚须努力
虽然呼伦贝尔市有着低碳发展的天然优势,但作为蒙东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东北地区能源资源逐渐枯竭,呼伦贝尔在全国能源供应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在“一煤独大”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下,低碳发展也面临着现实的挑战。
据介绍,呼伦贝尔市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17.9:47.1:35,第二产业仍占有绝对优势。呼伦贝尔在低碳发展方面面临着区域内能源产业发展总体缺乏宏观统筹,产业定位、功能不清,致使产业布局不合理,存在功能单一、定位雷同、项目重复等问题。由于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煤炭开发利用路线趋同,进入呼伦贝尔市的各大能源企业产业同质化倾向严重,将导致对水资源、运输通道等基础设施资源争夺激烈。同时,由于产业体系不完善,各地以资源开发和一次能源生产为主,资源深度转化、精细化工、装备制造、信息技术、金融服务等下游或配套产业发展滞后。
“呼伦贝尔的低碳发展能力建设亟待加强。”呼伦贝尔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呼伦贝尔市对低碳发展投资渠道、方式较少,政府投入不足,社会资金投入的市场机制不健全,还需要政府进一步引导。
目前,呼伦贝尔市正在着手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和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并将抓好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重点发展低碳环保产业。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呼伦贝尔,以低碳节能为特征的旅游业正在快速发展。“原生态、纯自然”的大草原、大森林、大湿地、大冰雪、大口岸、大民俗已成为呼伦贝尔旅游产业一张亮丽的名片。该市将通过打造“呼伦贝尔国家公园”,把呼伦贝尔建设成为一流的旅游度假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