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稿件作者:全永平时间:2023-03-17
□ 全永平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漳州市市长王进足关注的事与“对外开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息息相关。他建议,加大对漳州古雷石化基地的政策支持。例如,给予规划产能落地政策支持;给予用地、用海等要素保障支持;给予古雷财税政策支持等。
新春伊始,福建省委部署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全国两会期间,王进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漳州将坚持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争优、争先、争效的主赛场,一手抓“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和“七比一看”竞赛,一手抓干部履职不担当、工作不碰硬、落实不见效、能力不适应、内心不敬畏“五不”问题整治和学习型、服务型、法治型、创新型、廉洁型“五型”政府建设,以深学促大干、以创新促敢拼、以竞赛促实效。
他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坚定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部署,让他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也深感责任重大。
党的二十大系统部署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系列举措,其中,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发展之要、当务之急。党的十八大以来,漳州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聚力打造千百亿产业集群。站在新起点,漳州正全力推动产业发展争优、争先、争效,全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
从“工业立市”到“工业强市”再到“工业化提速”,从“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到“突出工业、突破工业”,漳州持之以恒抓产业稳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更是成为漳州上下的共识。
近年来,漳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全市经济总量连破三千亿、四千亿、五千亿三个大关,跻身全国城市GDP50强。王进足说,今年漳州将加速建设工业强市,聚焦培育食品加工、石油化工、海洋经济等9个千亿级和电子信息、绿色纸业、医药健康等5个五百亿以上产业集群,实施产业集群培优扶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突破、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社会资金和工业要素融合等“六大行动”,全力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增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
2022年,总投资420.7亿元的福建古雷15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深加工联合体项目(中沙古雷乙烯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福建省迄今一次性投资最大中外合资项目正式落地古雷开发区。目前,古雷石化基地投产、在建、签约和重点在谈四类项目共48个,总投资超3300亿元,达产后年产值超4100亿元。已初步形成两条千亿产业链。未来,它将会带来1万亿的工业产值,800亿的税收,以及2万到4万个就业岗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过去一年,漳州千百亿产业集群体量持续壮大、质效持续提升,规模工业企业数和产值占了全市90%以上,有力支撑了经济增长。
在加速建设工业强市方面,王进足指出,2023年漳州将坚定不移突出工业、突破工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力争完成工业投资1000亿元以上,新增新上规模工业企业200家以上。实施产业集群培优扶强专项行动,“一企一策”壮大全市工业50强,推动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开展“手拉手”供需对接;“一链一策”推动8个制造业铸链强链,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突破专项行动,优化扶持培育政策,力争10家以上企业新认定第五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家以上企业新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专项行动,组织实施200个以上省、市重点技改项目,推动10家以上企业通过省、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实施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推进“上云用数赋智”工程,加快食品加工、冶金新材料、建材家居等产业数字化改造;启动“工业大脑”建设,抓好工业互联网标识二级节点建设,推动食品加工、石油化工等产业先行接入。实施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力争全市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突破20家、省级突破50家。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漳州将紧扣“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更高起点上,漳州全市上下踔厉奋发,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朝着建设富美新漳州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