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时间:2023-03-17
□ 本报记者 罗 勉
□ 聂金秀 鲁义元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一流的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最重要的竞争力。广东省深圳市连续3年获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在《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中,深圳位列36个参评城市之首。日前,记者从深圳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今年,深圳计划出台实施营商环境6.0版改革政策,以更大力度深化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全面对照世界银行、国家、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最新标准推进新一轮改革,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全方位培育一流营商环境
深圳是民营经济成长的沃土,更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乐园。当前,深圳正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服务企业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培育最适宜企业成长的土壤,全方位、各领域、深层次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环境。
今年以来,深圳市委主要领导带队,走访了华为、比亚迪、腾讯、中国平安、中国电子等10家总部在深圳的世界500强企业;召开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行业协会座谈会,提出要针对经营主体需求,拿出更有针对性、更简明易懂、更管用有效的措施,统一发布平台,让好的政策直达企业、直抵人心、直接惠及经营主体。
吸引优质企业“落地生根”
不断壮大的经营主体,成为深圳稳经济的底气和韧性所在,更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2022年,深圳商事主体数量持续增长,总量达393.78万户,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这一数据,不仅展现了深圳经营主体的勃勃生机,更显示出深圳民营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趋势。
在深圳,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成为行业一流乃至世界一流企业;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锐意进取、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2022年,深圳新增比亚迪、顺丰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总数达10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5家,总数达442家,排名上升至全国第三。
深圳不仅有本土培育的一批批企业“新苗”,还吸引全国各地的优质企业源源不断地到深圳这片沃土“落地生根”。今年1月,全市新登记商事主体1.68万户,呈现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
“落地就是‘深圳企’,来了就是‘深圳人’。”深圳在培育经营主体上持续发力,今年2月,深圳正式启动“厚土新芽”计划,为相信深圳、选择深圳、投资深圳的“新芽”企业提供最好的环境、最大的舞台。力争今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00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0家,培育更多世界一流企业。
降成本扩市场强创新促转型
经营主体焕发活力的背后,是深圳持续加大惠企利企助企力度,找准经营主体需求与政策发力点,精准有效施策,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去年以来,深圳连续出台助企纾困、培育壮大经营主体、联动生产端促消费、工业稳增长提质量、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等5个“30条”系列政策,为各类经营主体减负1596亿元。
中小企业不仅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更是激励创新、带动投资、促进消费的重要“生力军”。前不久,深圳8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及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降成本、扩市场、强创新、促转型四个方面,推动中小企业加快恢复发展,为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增添动力。
与此同时,深圳把发展的眼光瞄向全球,寻找新商机,拓展新市场,吸引新投资。今年以来,深圳市、区代表团纷纷踏上了远赴海外“敲门招商”之旅,主动开展“双招双引”,增添发展新动力,帮助企业找市场,助力加快“走出去”。同时,深圳正着力发展具有全球影响力和控制力的总部经济,打造特色突出、产业聚焦的总部基地,今年力争新增总部企业3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