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上海“全城上云” 加快建设国际数字之都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3-03-14

□本报记者缪晓琴

2023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并明确了今后五年的目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8%,数据要素全域赋能、生产生活全面转变初步实现,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形成基本框架。

城市治理需要更加科学化、精细化,市民生活也需要更智能化的惠民应用。云网融合技术正在渗透上海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比如,基于“视频+AI”功能,在餐饮行业打造“明厨亮灶”,一旦摄像头监测到厨房人员存在抽烟、未戴口罩等违规行为,就会自动告警,及时推送给商户和监管部门,从而让食客吃得更放心;在沿街马路,“视频+AI”一旦发现商户存在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违规现象就会自动告警,助力监管部门第一时间处理……这样的场景,在上海越来越普遍。

夯实数字经济“底座”推动“全城上云”

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厚实的“底座”。当前,云网融合已成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特征。这一特征,在2021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就已明确,要“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2021年11月,工信部发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明确,要加快骨干网络向以云计算数据中心为核心的云网融合架构演进。2021年12月,上海市发布《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十四五”规划》,布局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

基于云网融合3.0框架,上海率先展开了一场重塑城市数字化底座的“革命”,在这座全球性国际大都市打造国内首个“全城上云”的城市级云网。2022年4月,位于上海松江的伟本智能机电(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借助上海电信提供的云电脑、云专网业务,工程师远程调试和维护设备,采购人员可以远程访问公司内网登录ERP、PDM等系统进行物料注册下单、修改设计图纸等,实现整个工厂的复工复产,而且分支机构、子公司之间保持数据连通。

澎湃算力为千行百业提供核心生产力

云网融合构建了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底座”,算力则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力,对数字经济和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相关数据显示,1%算力规模的增长,可以带动0.4%数字经济的增长,以及0.2%GDP的增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认为,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最核心的生产力之一,如何充分发挥我国人工智能规模市场和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促进算力资源的供需对接,培育算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是算力服务发展的关键。

不久前,上海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正式揭牌投入运营,上海电信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上海超算中心、云赛智联等企业和机构联合发起《上海算力网络发展倡议书》,推进上海算力网络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和创新,构建开放、包容、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创新生态,全面支撑城市数字化转型。在临港新片区,中国移动长三角(上海)临港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已投产4年,二期工程全部建成后可提供约3万个机架,计算和存储能力分别超过2100万vCPU及3900PB。

依法依规加快推进公共数据资源有序共享

2021年底,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此后,多地出台了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为区域内数字开发共享提供指引。有效激发“数据红利”的制度环境,正在全国范围内加速形成。

如何进一步高质量推动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让公众真正共享“数据红利”?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移动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陈力表示,高质量推动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加大力度破除制约公共数据价值释放的痛点和堵点,充分调动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进一步平衡好“释放数据价值、保障数据安全、共享数据红利、弥合数字鸿沟”等多重目标。

为依法依规加快推进公共数据资源的有序化共享开放和规范化利用,陈力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公共数据管理组织构建,并将整体运营目标及责任落实各具体部门。在地方层面设置省级公共数据主管部门,建立与省直机构、市县(区)之间的管理协同机制,并推动建立数据联管联治机制。二是要健全公共数据管理基础制度,形成国家标准保基础、行业标准强支撑、团标企标促发展的治理框架。如健全公共数据资源目录和清单管理制度、借鉴权威机构的数据开放指标等,并探索建立基于社会需求的开放数据质量评估模型。三是完善公共数据第三方授权运营,选择具有足够维护数据安全能力的社会第三方参与,支持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公共数据的授权运营与安全管理,发挥国有企业在数字经济中的“稳定器”作用。

在创新公共数据管理模式方面,陈力建议,积极探索利用安全多方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实现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深度融合应用;在社会民生重点行业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过程中,总结经验并形成可复制推广方案。在优化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功能方面,建议完善现有公共数据平台的备案,制定统一的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管理制度,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的搜索功能。

此外,陈力建议,要加强公共数据安全运营管理,制定公共数据目录、采取分级分类管理和差异化开放等策略,特别是针对重要数据、核心数据,要尽快明确相关判定、识别、存储、更新等规定,在保证数据质量的同时,对数据安全风险进行风险监测和安全防护。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