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稿件作者:时间:2023-03-02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尤其是在能源领域,为保障能源安全供给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积极贡献。我国国有企业不断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积极构建清洁、低碳的新能源体系。
□吴昊张小宝
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赵世堂指出,国有企业积极构建清洁、低碳的新能源体系。新时代新征程,国务院国资委将进一步指导中央企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快推动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尤其是在能源领域,为保障能源安全供给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积极贡献。未来,国务院国资委将继续做好重要能源资源产品的保供稳价;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助力民生保障;带动产业链生态圈共同发展。同时,大力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
推动能源绿色转型
据悉,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带头推进绿色转型,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煤电央企单位供电煤耗从每千瓦时319克标准煤降到了目前的298克标准煤,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从原先的28%提高到目前的45%,电网企业新能源利用率超过了95%。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下,能源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能源企业正是其中的主力军。赵世堂表示,在能源领域,中央企业承担水电、风电光伏等项目近300个,建成了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项目等标志性项目,助推所在国能源绿色转型、低碳发展。
与此同时,在环境治理方面,以能源央企为代表的国有企业也取得了重要的成绩。其中,中国三峡集团积极参与生态治理,积极承担共抓长江大保护任务,沿江落地投资超过1300亿元,每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了1000万吨,惠及人口超过2300万人。
“我国国有企业不断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积极构建清洁、低碳的新能源体系。”赵世堂介绍。
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水平,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提出了新时代责任要求。“国有企业是全体人民的企业,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民谋利,是国资央企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赵世堂表示,近年来,国有企业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践行高标准社会责任,取得了积极成效。
保障能源安全供给
当前,能源安全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应对能源安全风险,正是国有企业的重要使命。赵世堂指出,中央企业目前承担了全国90%以上的油气供应,60%以上的电力供应,25%以上的煤炭供应,建成了覆盖全国的大电网、电信网络。近年来,面对能源电力供应紧张情况,中央企业全力调配资源,保供稳价,维护人民群众供电、供气、供暖安全。
2022年,电力央企在煤电价格倒挂、企业亏损的情况下,依然全负荷发电,累计发电量达到了5.1万亿千瓦时,以54.7%的装机容量供应了全国63.1%的电力。煤炭央企日均产量接近300万吨,同比增长7.6%,执行中长期协议让利超过1900亿元。电网央企加大余缺互济力度,全年共组织跨区、跨省支援2300多次,调剂电量接近450亿千瓦时,最大限度保障了电力供应。
同时,石油石化央企面对国际能源价格大涨,特别是2022年迎峰度夏期间,欧洲的天然气价格同比上涨约10倍的情况下,一方面,大力推进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和海上气田建设,自产天然气超过了2060亿方,同比增长6%;另一方面,在进口成本涨幅较大的情况下,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要求,保持价格总体稳定。
赵世堂指出,2022年我国的CPI增幅控制在2%,PPI的增幅为4.1%。其中,电、油、气等基础能源价格的相对平稳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表示,“其中,中央企业作出了应有的重要贡献。”
此外,国有企业还主动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据赵世堂介绍,国务院国资委积极落实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2022年5月份出台了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促进协同发展的27条举措,真金白银让利市场。在疫情期间,电网企业实施“欠费不停供”,优化服务降低办电成本,累计减少代理购电成本175亿元。国家电网“电e金服”平台累计助力2.7万户中小企业获得低成本融资超过900亿元。
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2023年是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在深耕“一带一路”方面,中央企业取得重要的成就。赵世堂表示,中央企业积极融入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大局,努力克服世纪疫情、百年变局、经济下行等风险挑战,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有机融入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赵世堂强调,10年来,中央企业累计承担境外的港口、铁路、机场等重大基础项目超过200个。建设运营了中白工业园等20多个境外产业园区,帮助所在国打造国际产能合作平台。目前,中白工业园区入驻的企业已经突破100家。
同时,为了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能源低碳转型,保障当地能源安全供给,中央企业不仅加快推动当地水、风、光等清洁能源发展,还积极建设特高压等项目。随着一批批绿色能源项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落地,全球能源转型的步伐正不断提速。
此外,中央企业积极遵守国际规则和标准,以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惠及全球。中央企业积极参与特高压、5G通信等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主导发起编制电力国际标准超过100项,高铁、特高压、新一代移动通信、“华龙一号”走出国门,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享受到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赵世堂表示,下一步,中央企业将继续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高质量建设和运营好雅万高铁等一批重大项目,聚焦绿色、健康、数字等领域,孵化一批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小而美”项目,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