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3-02-13
商务部等5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持续敞开“大门”,对出现问题的企业采取约谈整改、暂停权益、直至移出名录等措施。
为充分释放老字号创新活力,商务部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对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的总体要求、基本条件、申报认定、动态管理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和要求。图为近日顾客在北京稻香村“零号店”排队购买糕点。新华社记者谢希瑶摄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记者明慧
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充分发挥老字号在商贸流通、消费促进、质量管理、技术创新、品牌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服务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文物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联合印发了《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的总体要求、基本条件、申报认定、动态管理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和要求。
《管理办法》提出,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遵循“自愿申报、自主创建、优中择优、动态管理”的原则,提出要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
在商务部近日召开的“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促进品牌消费”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此次出台的《管理办法》突出优中选优、示范引领、动态管理,表明要努力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树立一批标杆企业。
培育壮大一批“百年老店”
兔年春节回南京老家过年的林先生,去北京稻香村第36营业部买了几盒点心。“逢年过节我都给家里买北京稻香村点心,这里的点心品种多、味道好,家里人都喜欢吃。”林先生对记者说,百年老字号的产品就是让人买得放心、吃得放心。
商务部日前发布了中华老字号守正创新提名案例,其中“用创新点燃活力老字号逆势新生”说的便是北京稻香村。据了解,北京稻香村品牌创始于1895年,至今已在京城薪火相传悠悠百年,主要经营了16大类600多个品种,每年向市场供应食品近7万吨。近年来,北京稻香村在经营模式、产品研发等方面相继推出了多项创新举措,取得显著成效。
《管理办法》所说的中华老字号,就是指像北京稻香村这种历史底蕴深厚、文化特色鲜明、工艺技术独特、设计制造精良、产品服务优质、营销渠道高效、社会广泛认同的品牌(字号、商标等)。
据盛秋平介绍,目前,我国有中华老字号1128家、地方老字号3277家,其中有701家中华老字号创立至今超过100年,历史最悠久的北京便宜坊到今天已经走过607年的岁月。从行业上看,这些老字号广泛分布在食品加工、餐饮住宿、居民服务等20多个领域,既有柴米油盐,也有琴棋书画。从规模上看,全国老字号年营业收入超过2万亿元,在消费促进、产业升级、文化引领、民族自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国际上看,重视对老字号的保护支持也是普遍做法,日本仅2022年就有1300多家企业迎来了“百年生日”;入选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的德国企业中,有一半发展历史超过百年。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有条件、有能力、也有必要培育壮大一批自己的“百年老店”。
建立“有进有出”动态管理机制
据了解,2006年以来,商务部部署开展了中华老字号认定工作,分两批认定了1128家中华老字号,社会反响总体良好。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认定条件、组织方式、管理体制等需要进一步完善。那么此次出台的《管理办法》有哪些新特点?
对此,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副司长李刚在会议上强调,老字号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哪个政府部门评出来的。老字号好不好、人民满不满意是先决条件,市场接不接受是主要标尺。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中华老字号认定,就是要通过建立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的标准制度,把人民真正喜爱、经过市场检验的好品牌找出来、发展好,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企业创新发展,满足更多消费需求。
据李刚介绍,《管理办法》提出,申请成为中华老字号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品牌创立时间在50年(含)以上;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面向居民生活提供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较高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在所属行业或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引领性和示范性,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和赞誉。
李刚表示,《管理办法》由商务部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文物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组织实施,将更好兼顾老字号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属性,更有利于对老字号文化遗产、历史网点、知识产权的保护,形成保护和促进老字号发展的合力。相比此前要求中华老字号必须是创立在1956年以前,《管理办法》调整为品牌创立时间在50年(含)以上。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方面,企业存续周期超过50年的就可以称得上“长寿”,而且50年的设计也可以与此前的工作更好衔接。另一方面,明确50年的“时限”,而非1956年这个“时点”,充分体现了动态可持续的工作原则。可以预见,除了在历史上家喻户晓的这些老品牌,将来还会有很多大家现在耳熟能详的新品牌成为中华老字号,真正实现绵绵不绝,生生不息。中华老字号的“荣誉”不是一劳永逸的,更不能躺在功劳簿上“摆资历”“吃老本”。商务部在继续开展认定的同时,也建立了动态调整的管理机制。将持续加强监测跟踪,加大管理力度,对于拒不履行相关义务、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将分门别类采取约谈整改、暂停权益、直至移出名录的管理措施,来确保中华老字号“金字招牌”的成色。
持续“出招”擦亮“金字招牌”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字号创新发展工作,已将“中华老字号”纳入全国创建示范活动项目目录。盛秋平表示,此次出台《管理办法》就是认真落实中央有关工作部署,通过“三个突出”,强化示范创建、动态管理,把老字号的创新活力释放出来。突出“优中选优”,从历史文化深厚、经营管理规范、创新发展能力突出三个方面,设计量化的认定指标,把真正的好品牌找出来。突出“示范引领”,特别强调企业的代表性、带动性,把诚信经营、规范发展摆在突出位置。突出“动态管理”,努力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树立一批标杆企业,对符合条件的,持续敞开“大门”;对出现问题的,及时采取约谈警示等管理措施,直至退出,推动老字号实现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商务部将抓紧部署开展新一批中华老字号认定,对现有中华老字号进行复核,定期开展评估,实施动态调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老字号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持续出实招、出硬招,把“金字招牌”擦得越来越亮。
据盛秋平介绍,要出台更多支持政策。以知识产权、历史网点、文化遗产为重点,“软硬结合”加大老字号保护力度;以技艺、文化、人才为重点,“标本兼治”健全老字号传承体系。搭建交流促进平台。建设一批老字号协同创新中心,举办“老字号大讲堂”、掌门人论坛,集中优势资源破解发展难题,推动老字号产品服务、生产技艺、营销方式全面创新。举办专题推广活动。持续办好“老字号嘉年华”,推动举办老字号博览会,聚焦传统节日,统筹线上线下,推动老字号走进千家万户、走进百姓生活。
在谈到从哪些方面推动老字号守正创新发展时,盛秋平表示,把电商、金融、传媒、高校、智库等优质资源“聚起来”,为老字号创新发展赋资、赋能、赋智、赋力。把专家、学者和老字号优秀掌门人、传承人等智囊“用起来”。调动创意机构、新锐设计师、在校学生等力量,创作更多符合年轻人消费需求的新产品,推动老字号跨界、出圈。组织知名专家、网红主播、探店达人等进行老字号打卡、暗访,既要把好产品、好场景、好体验传播出去,吸引消费者种草、带货,也要给老字号做做体检、挑挑毛病,督促企业整改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