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集萃

北京银行:数字化转型助推城市金融高质量发展

来源:改革网作者:时间:2023-01-05

改革网讯 近日,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城银清算专场暨城银服务中心会员大会成功举办,活动以“支付清算与城商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诚邀全国111家城商行、民营银行以及合作单位的领导和代表参与交流。北京银行党委委员、监事长曾颖受邀出席峰会并发表主题演讲。曾颖围绕论坛主题,立足银行实践,谈了以下两方面内容。


01


北京银行数字化转型
助推城市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实践




曾颖在演讲中表示,成立26年来,北京银行始终秉承“服务首都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百姓”的初心,坚持做城市金融服务创新的探索者。不断巩固在财政、社保、医疗、教育、工会等城市发展重要领域的服务优势。



2022年以来,北京银行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强顶层设计,以战略部署为先导,突出“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坚持数据驱动,加强技术支撑,进一步推动城市金融服务创新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一是坚持战略先行,强化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以“企业级”方法论推进转型工作,设立统筹推进机构,建立跨部门敏捷组织,配套考核激励机制和创新容错机制,实现数字化与业务的深层次融合;同时,在充分研究区域特点、客群特征、自身禀赋基础上突出转型重点,将有限的资源投向最关键、最急需、最具有乘数效应的环节,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提升。


二是打造场景生态,有效连通政府“智慧政务”和百姓“美好生活”从战略、数据、生态、人才、风控五个方面,强化场景建设和科技赋能,持续探索数字化转型助推城市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通过与合作机构共建面向城市金融服务的场景生态,构建智慧教育、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政务、智慧文创等数字金融生态圈,促进数字技术赋能传统金融服务。



三是打造新市民金融服务体系,让新市民在社保、教育、公积金等关键民生领域感受到金融服务的温暖。推出“京萤计划”儿童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长者驿站”适老化网点,参与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推出新市民专属创业贷款,助力新市民学有所教、创有所成、住有所居、劳有所得、弱有所扶、老有所养,全面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可得性、便利性。



02


持续探索城商行与城银清算协同共进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曾颖称,城银清算是具有较大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这一平台的搭建,为城商行提升城市金融服务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在数字化变革进一步加速、支付边界进一步拓展的背景下,城银清算加大科技创新应用,进一步打造支付清算、代收代付、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四个业务平台。


2022年,城银清算助力120多家城商行“一点接入”数字人民币,为城商行构建开放共享的金融生态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也为城商行开辟“第二增长曲线”,提升获客、产品、风控及运营的全流程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未来,在持续探索城商行服务城市金融,与城银清算协同共进,实现金融服务的无缝嵌入,满足不同场景客户全渠道、全天候、智能化服务需求方面还有更大想象空间。



一是立足城商行发展定位,深耕细分服务领域。一方面,城商行自身要发挥好区位优势,细化客户分层管理,整合自身关键资源,打造特色支付场景,为残疾人、老年人、新市民等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支付服务;另一方面,城银清算可以进一步强化支付与产业互联网、5G技术等新基建的融合,促进支付赋能新产业、新经济,为城市金融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是加强信息共享与行业融合,提升城商行支付清算数字化水平。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需要综合考量并细分城商行差异诉求,建立行业信息共享机制、探索外部权威数据共享、提供客户信息互认等服务,提升支付结算效率,压降支付结算成本等;同时,进一步分析研判城商行数字化转型痛点,在支付需求发现,支付服务场景建设,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为转型提供必要的决策参考,增强营销支持以及服务触达能力,促进城商行协同发展。



三是加强支付安全与风险管理,推动支付发展行稳致远。一方面,坚持疏堵结合,防治并举,促进支付发展与反洗钱、反欺诈相融合。加强支付风险模型、支付反欺诈模型建设,提升识别、预警能力,提高资金交易的真实性和可回溯性,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另一方面,坚持技术创新与风险管理平衡。强化对技术创新带来的模型算法风险、系统中断风险、数据泄露风险等新型风险的防控。


面向未来,北京银行将进一步加强与各地城商行的合作,积极与城银清算共建开放的城市金融服务与应用生态,提高城市金融支付清算基础设施的适配韧性,提升城市金融支付清算系统的数字化水平,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提升城市金融服务水平。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