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从容应对风险挑战

——2022年宏观调控观察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2-12-26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李韶辉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从国际看,乌克兰危机延宕发酵,全球贸易形势不容乐观,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粮食和能源安全问题突出,世界经济可能面临滞胀局面;从国内看,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社会风险点增多。

越是发展承压,越要保持战略定力。回望即将过去的2022年,直面风高浪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前进路上的一切不确定性,确保中国经济航船既不偏航、也不失速,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持续加力“稳大盘”

中国经济展潜力

深圳坪山,繁忙的比亚迪车间内,一辆辆新能源汽车驶下生产线。从第200万辆到第300万辆,只用了半年时间。

纾困解难“30条”、培育壮大市场主体“30条”、促消费“30条”、工业经济“30条”、经济稳增长“30条”……一年来,深圳已陆续出台5个“30条”政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是2022年我国各地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以更大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的生动写照。

国内疫情反复、有效需求不足、发展预期偏弱……一年来,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我国及时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着力保市场主体稳就业稳物价,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财政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前10个月,全国发行新增地方专项债券39,831亿元,其中超七成的专项债投向基建领域;

1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年内第二次降准正式落地,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

12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对标对表《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八方面重点任务……

坚持稳中求进,寻求最优路径,应对不确定性。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规模预计超过4万亿元。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贷款保持较快增长。截至11月底,两批共7399亿元金融工具支持的2700多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全年64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已全部下达完毕,项目开工率达近5年最高水平;今年已发行专项债券的项目开工率达95%,已使用的专项债券规模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一年来,宏观政策靠前发力、形成合力,为市场主体减负、扩大有效投资、稳住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

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抗灾情、抢农时,以超常超强力度确保粮食增产,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大力打好种业翻身仗、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出台黑土地保护法,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固树立大食物观,粮食安全托稳了经济底盘,为中国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提供了坚实支撑。

能源安全事关全局。1月~11月,全国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同比增长9.7%、3.0%、6.4%,居民用电、用气价格始终保持基本稳定。坚定推进能源供给结构,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9036万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8.8%。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我国在长江之上全面建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一年来,我国加快布局建设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疏通卡点堵点,畅通经济循环,大幅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现代物流领域第一份国家级五年规划《“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出台,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支撑。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二季度同比增长0.4%,三季度同比增长3.9%……中国经济走出一条“V”型曲线。

与此同时,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前11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4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在全球通胀压力高企的背景下,我国物价形势保持总体稳定,远低于欧元区、美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涨幅。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张宇贤说,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持续加大、国内疫情散发多变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承压前行,持续恢复,稳中有进,彰显了大国经济韧性与潜力,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稳定器”。

改革助力“优环境”

市场主体焕活力

形势越严峻复杂,越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让“看不见的手”更有效、让“看得见的手”善有为。一年来,一系列深化改革开放的举措不断出台。

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印发;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坚决防止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稳定房地产市场、保交楼、妥善化解村镇银行风险……

高水平扩大开放脚步稳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发布实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扎实推进;开展外商投资法执法检查,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出台《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成功举办广交会、消博会、服贸会、进博会,为世界各国搭建开放合作平台……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表示,面对经济波动时,宏观调控政策可以帮助熨平经济短期波动,而改革开放则兼顾眼前和长远,通过着眼解决结构性和体制机制问题,为经济增长提供深层次动力。

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一年来,我国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持续推动营商环境实现“公平、公正、开放、便利、满意”,1.6亿户市场主体蓬勃发展,为推动经济行稳致远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细胞单元和力量源泉。日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管理规定》正式实施,除特殊领域外,取消许可和审批,市场主体承诺即入。

天津滨海新区创新政务一体化服务,努力实现“一件事”能“一次办成”。目前,滨海新区已推出26个“一件事”服务场景,推动群众和企业的“一件事”从“能办”向“好办”转变。

制度成本“降下去”,市场主体“活起来”。政策效应的叠加,营商环境的提升,激活了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新能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新设企业数量逐年增加,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营商环境改善是一个没有终点的竞赛,不进则退。我国主动对照相关国际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持续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

营商环境更是关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效的大事。用好用足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政府、市场双向发力,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制度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中国经济不仅是世界经济重要的动力之源和强劲引擎,还为动荡变化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统筹发力“高质量”

共促发展强合力

“一次见面胜过千封邮件!”最近,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多个省份纷纷组织外贸企业集体赴海外抢订单、拓市场,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越是在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较大的时期,越是需要地方政府主动作为的服务精神。“组团出海抢单”体现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成为各地快速响应中央要求,主动识变、积极应变、全力以赴稳住外贸基本盘的缩影。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一年。

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综合研判,明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明显下滑,而我国经济有望总体回升,形成一个独立的向上运行轨迹。”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在回应当前经济热点问题时分析,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将给经济恢复带来重大积极影响,预计明年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会加快恢复,经济活力加速释放。同时,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同向发力,将积极促进经济恢复发展。

稳预期提信心,要优化五大宏观政策组合,把握好六个“更好统筹”。

稳预期提信心,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明年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的力度,提高政策效能,更好发挥财政撬动社会资金的杠杆作用。货币政策力度要够,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投向结构要精准,尤其要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

“总的来看,财政加力、货币有力,就是要确保社会总需求得到有效支撑,从而使得社会总供求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和质量上取得平衡,推动经济整体好转。当然,产业、科技、社会政策都非常重要,要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1+1>2’的效果。”这位负责人说。

稳预期提信心,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大为中国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中国的发展,总是在直面问题中展开波澜壮阔的画卷。我们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来对冲前进路上的不确定性。

锚定方向、勠力同心,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我们必将推动中国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勇毅前行。

大道如砥,大势如潮。跨过千道坎、万重山,我们仍然自信满怀。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