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

逐绿而行 世界级生态岛打造“中国样板”

——上海市崇明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模式探索成效观察

来源:本网稿件作者:时间:2022-12-23

□实习记者陈荟词

上海市崇明区位于长江入海口,与东南沿海大通道交汇,主要由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组成,素有“东海瀛洲、长江门户”的美称,其中崇明岛是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但受上游来沙来水、周边空气质量、海面上升等外部因素影响大,崇明生态环境脆弱性长期存在。

经过20多年的生态岛建设,崇明区拥有东滩国际重要湿地、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和中华鲟保护基地,承载了上海市约40%的生态资源和50%的生态服务功能,是上海水体质量最佳、空气质量最优、林地面积最广、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2022年,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中,崇明区入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模式探索等方面成效显著的地方名单。

“当前,崇明区紧紧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线,坚持减排、控源、固碳、增汇并举,着力推动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碳中和示范区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上海市崇明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丁振新表示。

以“世界级生态岛”为目标

到2025年,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4%,森林覆盖率达到31%;到2035年,崇明岛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力争达到60%以上;到2050年左右,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近期,崇明区人民政府印发《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碳中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22年版)》,明确九大重点领域碳中和路径举措,十大碳中和特色示范,以碳中和战略引领推动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崇明区不断建立健全生态制度体系,提升治理效能。崇明区设立生态岛建设总规划师、总建筑师、总农艺师、总园艺师、生态总经济师、林业总工程师、生态环境总工程师、水务总工程师“八总师”制度,邀请各路专家在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各领域,提供客观、科学、公正、权威的专业指导和技术评判,确保生态岛建设事业行稳致远;建立新增建设用地和耕地占补平衡(地票)、征收安置房源(房票)、水系占补平衡(水票)、林地占补平衡(林票)、绿地占补平衡(绿票)“五票”统筹机制,推动建设项目尽早开工;创新设立生态环境资源审判庭、生态检察官派驻区河长办、河道警长制等保障机制……

丁振新介绍,目前,围绕“世界级生态岛”这一总目标,崇明岛“综合生态岛”、长兴岛“海洋装备岛”和横沙岛“世界级生态岛先行示范区”的发展脉络加快形成,生态环境体系、生态产业体系、城乡空间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民生保障体系、生态制度体系日趋完善,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事业加快发展、渐入佳境。

绿色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

在崇明区西南端的绿华镇华星村,一排排光伏板依次排开十分壮观,这就是绿华镇“渔光旅”光伏发电项目的所在地。光伏板方阵架设在宽阔的水面上,光伏板下方的水域养着“清水蟹”,形成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的发展模式的“渔光互补”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据介绍,“渔光互补”模式益处良多,光伏板可以给螃蟹遮阳,降低水面温度,减少水分蒸发,为螃蟹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另外,在蟹塘上架设光伏板能“一地两用”,节约了土地资源。

除此之外,华星村还将融合乡村文旅元素,在充分遵循自然规律、以动植物生态特征为依据的基础上,设计漂浮花园、人工绿岛等不同类型的水上景观,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多层次展示光伏科技、现代农业和自然风光,带动周边餐饮、民宿等特色产业发展。“这个项目不但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将带动群众增收。”华星村党总支书记胡慧春表示。

华星村走出了一条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路子,这也是崇明区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和绿色能源的缩影。记者从崇明区发展改革委获悉,崇明区发布实施了全国首份农业绿色发展负面行为清单,推出“优农三兄弟”崇明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统一标识。近年来,崇明区先后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首批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业绿色发展指数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列。

在绿色能源方面,崇明区有序推进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利用,建成多个像华星村这样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全区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超58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31%,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和发电量均居上海市前列。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样板”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候鸟们成群结队地从北方飞来,崇明东滩又迎来了一群“老朋友”。据统计,在崇明东滩,每年有25万只次以上的鸻鹬类涉禽在这里停歇觅食,约5万~6万只次的雁鸭类在此越冬,白头鹤、东方白鹳、小天鹅、黑脸琵鹭、震旦鸦雀等珍稀鸟类也在此停留栖息。

鸟类对环境、气候变化敏感,是重要的生态风向标,崇明东滩这样一派鸟儿和谐的景象,也反映出了崇明区优质的生态环境。《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将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样板”。

作为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中国第三大岛,崇明是上海的“绿肺”,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长江“门户”、长三角“前厅”。据介绍,近年来,崇明区不断优化长江生态体系,关停上海船厂,清拆崇南钢结构厂、浦明码头等一批沿江涉环境违法企业;强化重要湿地、堤防、江岸带保护,持续加强互花米草、一枝黄花等外来入侵物种整治,推动生物重要栖息地修复;深化长江十年禁渔、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有效遏制非法捕捞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持续推进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好的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崇明人民的生态获得感不仅体现在良好的水质、清新的空气、和谐的生态之中,也反映在持续优化的人居环境之中。一方面,绿色生活方式正在逐步形成。崇明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2.1%,新建民用建筑全部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建造,在上海市率先实现新能源公交车和新能源出租车区域全覆盖。另一方面,生态福祉逐步增进。崇明区以“自然生态美、绿色生产美、宜居环境美、乡风文明美、生活幸福美”为重点,全面推进城乡“五美社区”建设,打造了9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新生态惠民举措,开发生态就业岗位,实施生态惠民保险,推出生态养老补贴。

丁振新表示,下一步,崇明区将全力提升生态环境品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筑生态发展新优势,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增强生态发展新动能;建设人民城市,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