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2-12-19
改革网讯 记者岁正阳 吴限报道 12月18日,2022中国信用4.16高峰论坛暨第十六届全国信用体系建设经验交流年会在京举行,本届论坛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全国高校信用教育联盟(筹)等单位共同主办,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征程”。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王佐书,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经济学院院长董志勇出席论坛并致辞。全国政协文化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刘伟就“中国式现代化”发表主旨演讲。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信用监督管理司司长刘敏,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征信管理局前局长万存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法部民商经济法室主任王伟分别围绕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特征、问题与展望等发表专题演讲。
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作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征程的主要特征分析》的主题报告。章政表示,未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征程要解决“三高一低一创造”的问题。“三高”即建设高质量、高标准、高流通的社会信用体系;“一低”即建立提高防范信用风险的底线;“一创造”指未来要创造信用,将信用货币化。
会议期间,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中国信用4.16高峰论坛组委会、中国信用建设论文征集评选委员会共同评选并发布了2022中国信用建设优秀论文征集评选结果报告。本次活动围绕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及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了广泛的论文征集活动,有21篇论文入选2022年中国信用建设论文征集评选获奖名单。此外,会上还举行了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特别贡献奖颁布仪式,10位杰出人物获奖。
据了解,论坛还就“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数字经济下征信市场建设和信用立法实践”等议题分别进行讨论和交流,以期推进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理论和实践进程。来自国家部委、地方政府、高校、行业协会等近300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