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2-08-01
日本教师的定期流动制是在二战后开始实施的,时至今日已很完善。
日本的《国家公务员法》《教育公务员特例法》规定,中小学教师为公务员。教师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和优厚的经济待遇。日本的中小学教师是人人羡慕的职业,“一人成师,全家幸福”绝非虚言。中小学教师的定期流动属于公务员的人事流动范畴。同时,又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教师流动的年限、流动的待遇等做出规定,各级政府在相关政策和制度上保持一致。全国公立学校的教师平均每6年流动一次,多数中小学校长则3年~5年就要换一所学校。
日本在基础教育上投入的经费非常充足,全国中小学的校园,都按同一标准建设。一所上百学生的乡村小学,各方面的配置也与东京中心城区的小学完全一样,多功能教学楼、运动场、体育馆、游泳池等一应俱全。教师流动到别的学校,能很快适应新环境,没有太大的心理落差。流动到偏远地区和寒冷地区有特殊津贴,其它还有如单身赴任津贴、通勤津贴、抚养津贴、地域津贴等名目非常细致的各种津贴。
日本的公办中小学不提供应试教育,不以成绩论英雄、论升迁、论去留,学校领导没有将表现不佳的教师排挤走的动机。
日本教师流动总体以就近为主。大多是在同一个市、街区或村之间的流动,跨省一级行政区域的,相对较少。
多样化是他们的特点。同级同类、不同级别、不同种类学校之间,均可相互流动。政府每年会制定详细流动计划,充分考虑城乡、中心地区与偏僻地区的平衡性。整个过程公开透明,程序规范。
日本教师的流动制度,从师资配备的角度促进了各级各类学校师资的均衡发展,使得日本公立学校之间教育质量差别不大。
当然,这种制度也有其不足之处,即过于程式化、行政命令式和按部就班,客观上容易压制和影响年轻骨干教师脱颖而出。近年来,有关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存在的问题,如长官意志、程序繁琐以及逐渐增加的人事行政诉讼等,已引起日本有关方面的重视,并力图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