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2-07-19
□本报记者张海莺
“今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达到1076万人,随着毕业季的到来,大学毕业生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就业压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近日表示。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破纪录,“史上最难毕业季”频频占据新闻头条。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人,总量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为化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各部委、各地方以及广大高校协同施策助企稳岗、扩大就业容量、强化就业服务,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全力以赴稳就业。
上周三,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重要部署,最新关切直指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会议强调,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落实已确定的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政策。加快恢复线下招聘。出台政策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吸纳毕业生。对未就业毕业生“一人一策”提供不断线帮扶服务。实施好以工代赈。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尽快就业。
推动市场主体稳岗拓岗
6月15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16岁~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达18.4%。付凌晖分析,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吸纳就业能力有所下降,同时年轻人求职更倾向于稳定性强的岗位,加剧了供需矛盾。
就业是头等民生大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稳就业的重中之重。从中央到地方,各相关部门加大稳岗拓岗支持力度,持续“上新”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的激励举措。
在地方,河北对吸纳符合条件高校毕业生的中小微企业,按规定给予最长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岗位补贴、每人1000元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每人1500元一次性扩岗补助等政策。
在部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杨荫凯6月28日表示,将推动更多企业复工达产,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的用工能力。指导各地尽快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补贴政策,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达到一定数量且符合相关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在安排纾困资金、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时给予倾斜支持。
为企业减负稳岗的同时,拓展更多岗位是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又一关键。
“赶上了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在学校的最后一轮校招,终于在毕业前夕,拿到了工程师岗位。”东莞理工学院粤台产业科技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的谭同学成功签约。这份心仪的工作是东莞理工学院通过参与“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拓展而来的增量岗位。
据了解,自“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启动以来,云南79所高校的书记校长前往3000余家园区企业走访调研,拓展岗位7.8万个;宁夏全区19所高校走访企业1000多家,拓展实习就业岗位1.5万个。
截至目前,已有2304所高校通过实地走访、视频会议等方式,拜访7.7万家用人单位,为高校毕业生拓展岗位超过165.5万个、实习岗位达77.6万个。
7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力稳岗拓岗的多项政策举措,要求确保就业大局稳定。会议指出,6月份就业形势较4、5月份好转。但稳就业任务依然繁重,要坚持就业优先,以发展促就业,以稳就业支撑经济加快恢复和平稳发展。
加强招聘频度力度
“6月21日是我们的毕业离校日,当天我们邀请了济宁能源集团及下属公司到校招聘,提供岗位128个。自6月初新冠肺炎疫情平稳以来,我们坚持每天举办一场校园招聘,直到毕业生离校的最后一天。”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冯震说,学校一手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窗口期,一手抓毕业生离校关键期,保证招聘活动“不断线”,岗位供给“不断线”。截至目前,中国矿业大学已就业毕业生中,2/3是通过校园招聘落实了去向。
东北师范大学就业中心组织线上招聘活动,召开空中宣讲会30余场,累计发布就业岗位1.3万余个,吸引了2000余名应届毕业生参会。
加强招聘频度力度,拓宽“线下”“云上”渠道,为广大高校毕业生求职送去“及时雨”。
人社部数据显示,“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持续开展,各地紧抓毕业季关键时段,围绕高校毕业生求职需求,集中推出招聘活动。截至7月3日,线上举办招聘会10,662场次,共计55万家用人单位发布岗位需求1448万人次。线下举办招聘会4268场次,共计9万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需求241万人次。
教育部数据显示,“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针对2022届毕业生累计发布岗位信息3140万条,毕业生投递简历1.67亿人次。
工信部联合教育部启动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设了招聘专场……
在地方,河北创新招聘模式,广泛开展“直播带岗”招聘活动,为企业和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搭建直连互通“云端桥”,促进求职者与用人单位快速精准匹配。今年上半年,河北共举办“直播带岗”活动140场,推介用人单位2656家,提供岗位4.27万个,促进招聘求职对接3.69万人。
四川创新方式组织招聘,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型网络招聘活动,累计提供岗位11.43万个。与江苏、广东等联合开展校企合作线上洽谈会,拓展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就业市场。
“一人一策”精准帮扶
广州航海学院建立困难毕业生帮扶清单,按照“一生一策一导师”制度实施专项帮扶,促进有就业意愿的学生100%实现就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专门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等帮扶档案,采取“一生一策”精准帮扶,累计为475名2022届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32.54万元。
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加强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护航毕业生就业举措凸显更多“温度”。
对于暂时还没有合适岗位的,人社部近日部署于7月~12月,通过开放未就业毕业生求职登记、完善实名帮扶、推动公共部门岗位加快落地等九方面措施,对2022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和35岁以下失业青年集中开展服务攻坚行动。
对于有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各地普遍采取了“一人一策”的办法,帮助他们就业。河南对困难高校毕业生提供“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服务,为每人至少提供3个~5个针对性岗位信息,优先组织参加职业培训和就业见习,并及时兑现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兜牢民生“底线”,以就业之稳,促经济之稳、社会之稳、人心之稳。
杨荫凯表示,今年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国内疫情反弹,城镇调查失业率特别是青年失业率上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压力加大。5月以来,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效果初步显现,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相关政策落实落地,就业形势已出现积极变化。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加大就业优先导向的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细化实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拓展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