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

千里共扬舲 讲述大运河的精彩故事

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正在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2-07-08

□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实习记者 陈鹰

4月28日,京杭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6月24日,大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实现互联互通;6月27日,2022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江苏扬州举行……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叮嘱。

肇始于春秋时期的大运河,全长近3200公里,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承载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永续、多元一体的厚重文化,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伟大智慧、坚强决心、拼搏勇气和家国情怀。

进入新发展阶段,大运河在华夏大地上书写着新的宏伟诗篇。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和大运河沿线省(市),积极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正在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千里长河”泛起幸福涟漪

夏日清晨,几朵带着露珠盛放路边的花儿,令高女士驻足良久。自从去年搬到北京市通州区大运河森林公园不远的小区,她每天早上和晚上都会到公园里走一走看一看。

2019年10月,京杭大运河通州城市段游船通航,高女士在朋友的邀请下坐上了游船。这段11.4公里的航程,就此改变了她的生活。看到沿途通州奥体公园、运河文化广场、大运河森林公园、运河商务区的旖旎风光和建设场景,她决定把家从市中心搬到这里,并在两年后实现了伴水而居的心愿。眼前的景色令她心生感慨:“记忆中的大运河是灰扑扑的,现在的大运河多灵动。”对正在建设中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高女士更是满怀期待。

流动的大运河,不仅是幸福河,也是致富河。大运河沿线有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和安徽八个省(市),东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西至“丝绸之路经济带”,由北至南串起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对沿线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起到了巨大作用。数据显示,2021年,大运河沿线八省(市)GDP总量占全国46%。值得一提的是,多年来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0%以上。

事实上,大运河沿线城市通过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由来已久。千百年来,流淌的大运河汇聚八方,积淀为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与文明遗产,为发展文化及相关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以浙江杭州为例,作为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和浙东运河的起点,杭州拥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6个遗产点、5段河道,河道总长约110公里。近年来,杭州市通过加强对大运河沿岸的历史建筑、工业遗存、特色街区的保护性利用,推动文化创意、工艺设计、休闲旅游、高新技术、电子商务等产业集聚,带动了区域发展革新。在杭州大运河沿岸,汇聚了A8艺术公社等众多创意产业园,形成了产业体系完整的新型产业集聚带。杭州“中关村”——运河智慧网谷小镇,预计2024年全面建成,可实现年产值500亿元以上。

“流动史诗”讲述动人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高位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指明了方向。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突出强调要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活化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弘扬大运河历史凝练的文化。

2019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计划用4年左右时间,到2023年底基本完成3个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去年10月表示,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标识、凝聚中国力量的共同精神家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文化体验空间。近两年,共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超过10亿元,支持了23个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建设。2021年6月,位于扬州市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开放,为运河城市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典型经验。

久久为功,只为运河文脉流淌不息。在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故宫学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看来,“今天我们有一个使命,就是讲好运河故事,把运河文化、运河精神,健康完整真实地传给子孙后代。”

传承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明的大运河,不仅是推动发展的“黄金水道”,也是文化交流的“友谊桥梁”。日前,2022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扬州市举办,国内和国外运河城市代表,国际著名运河所在国驻华使节代表等400多位嘉宾在线上、线下出席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表示,运河是人类创造的伟大工程。本届论坛以“运河城市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为世界运河城市繁荣发展和中外人文交流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新的动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表示,诞生于扬州的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始终坚持以运河为纽带,充分发挥世界运河城市合作的桥梁作用,分享世界各地运河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道,促进全球运河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宣传全球运河文化,讲述全球运河故事,已成为世界运河城市合作沟通交流的平台和品牌。

“美美与共”谱写时代新篇章

“要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思路,构建一条主轴带动整体发展、五大片区重塑大运河实体、六大高地凸显文化引领、多点联动形成发展合力的空间格局框架,合理划分大运河文化带的核心区、拓展区和辐射区,打造大运河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这是《规划纲要》擘画的大运河发展蓝图。

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相关部门编制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十四五”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实施方案》对《规划纲要》进一步细化,提出到2025年,大运河沿线各类文化自然遗产保护实现全覆盖,分级分类展示体系基本形成,力争京杭大运河主要河段基本实现正常来水年份有水,绿色生态廊道基本建成,大运河文化和旅游实现深度融合,“千年运河”统一品牌基本形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深度融合”“统一品牌”,以此为遵循,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各地在大运河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着探索——

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的重要指示。2021年是《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施行的第一年,宁波、杭州联袂推出浙东运河杭甬对话活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主任赵云表示,杭甬对话活动的核心放在青少年参与护河,实现了运河保护的代际传承。在今年的活动上,杭甬两地联合创作的主题曲《同一条运河》首次唱响。

今年3月,《郑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实施。该方案旨在综合传承、保护、利用大运河,“十四五”期间总投资约964.9亿元,建设四大功能区,共有86个项目,将大运河郑州段真正打造成为向世界系统地展示“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运河文化之美”的窗口。

4月11日,江苏省印发了《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建设实施方案》。7月4日,首届澳门大学生大运河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在江苏扬州开班,十位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的澳门籍大学生,考察参访淮安、常州、无锡等地,深入了解中国大运河水利、旅游开发、运河工业、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知识,提升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民心相通、共融发展。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