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理论

“五乐”理念打通高校育人“最后一公里”

□ 高远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深入推进,高校育人模式也在不断创新,榆林学院创新“五育并举”新实践,构建特色鲜明的“五乐”育人体系,大力实施乐讲铸魂、乐读启智、乐跑强体、乐唱育美、乐劳塑品的“五乐”育人工程。同时,全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将学生社区转变为思想引领、发展指导、生活保障等工作前哨,有效打通了高校育人的“最后一公里”。“五乐”育人强调“乐”的理念与方法,一站式学生社区提供了实施的场域与平台,二者结合可以形成更加系统、高效的育人体系。

在组织引领方面,“五乐”育人融入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需要育人组织多元联动,从组织保障和制度支撑的维度打造“一站贯通”的组织体系。

以党建为引领,将“五乐”育人理念融入社区党建工作。高校党委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将“五乐”育人融入社区党建作为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能力、强化其政治功能的重要抓手。例如,可将“五乐”育人理念深度融入社区党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党员学习教育中,如围绕“乐讲铸魂”开展红色经典诵读、理论宣讲活动,或结合“乐劳塑品”组织党员参与社区环境美化、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使党建工作与“五乐”育人同频共振。

以党委、团委等组织协作为基础形成组织合力。“五乐”育人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打破部门壁垒,实现校内各育人主体的有效协同与联动。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校团委、后勤保障部、各院系等部门,都应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将“五乐”育人理念融入各自的工作范畴,形成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例如,学生工作部(处)和校团委可以牵头负责“五乐”育人活动的整体规划与组织协调,教务处可将部分乐读、乐讲活动纳入第二课堂学分体系。

在空间重构方面,以“五乐”育人为导向打造“一站集成”式育人空间,为“五乐”育人融入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供场地保障和环境支持。对此,高校需设计对应的物理空间,既要满足功能需求,又要体现育人理念。例如,可将社区党建活动室、思政讲堂、红色文化展示区等打造为乐讲空间,配备多媒体设备、互动展板、红色文化元素等,营造浓厚的思政氛围,为思想引领提供场所。“五乐”空间布局应遵循科学性、便利性和整体性原则,通过合理规划和功能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

校方可以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统一的布局模式,在社区中心区域设立“五乐育人中心”作为“五乐”育人的主阵地和标志性场所,同时,在各楼栋设立分散的“五乐”育人区域,作为“五乐”育人的延伸与补充,方便学生就近参与。例如,清华大学紫荆学生社区就在中心区域建设了综合性学生活动中心,也在各楼栋设置了小型学习室、健身角等,形成了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空间布局。

在队伍协同方面,协同育人理论强调,实现育人效果需要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互动合作。高校以“五乐”育人理念为引领构筑“一站汇聚”式育人队伍,可以为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专业指导,实现育人合力最大化。校方可邀请不同学科的专业教师、学科带头人进驻社区,担任“五乐”育人的专业引领者。例如,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担任乐讲导师、文学院教师担任乐读导师、体育学院教师担任乐跑导师、艺术学院教师担任乐唱导师、工程学院教师担任乐劳导师,形成专业化导师团队。

与此同时,也可以邀请校友、企业家、艺术家、体育明星等社会人士担任“五乐”育人的特聘导师或顾问,为“五乐”育人提供社会视角和实践经验。比如,可邀请优秀校友回校分享成长经历、邀请企业家开展创新创业讲座、邀请艺术家指导文化活动、邀请体育明星引领健康生活等。在学生社区内,需重点整合心理健康资源,将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纳入“五乐”育人队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其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可以在社区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等活动。

在活动融合方面,通过开展“一站覆盖”式社区活动,可以为“五乐”育人提供实践平台和活动支持,实现育人目标。活动设计既要体现“五乐”特色,又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榆林学院设计的“乐讲”系列活动如社区思政大讲堂、红色经典诵读、理论宣讲比赛等,就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发展实际有机结合,增强了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认同。

“五乐”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手段开展线上活动,并保持线下活动的深度和温度,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还可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将“五乐”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实现课内课外的互补和贯通,形成全时空的育人体系。此外,也可采用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式,将“五乐”活动延伸到校外,拓展育人空间,增强活动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拓展视野,或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行动、支教扶贫等活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将“五乐”育人理念有机融入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可将学生社区构建成集思想引领、文化塑造、身体成长、实践创新、生活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学习生活园地,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和育人效果,促进新时代青年全面发展。

(作者系榆林学院管理学院讲师;本文系榆林学院辅导员思政专项科研项目,项目编号:FDY-2023-11)

2025-07-04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72039.htm 1 “五乐”理念打通高校育人“最后一公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