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金良
体育核心素养培育是体育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它承载着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双重使命。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需求,大单元教学模式可以通过课程内容的结构化重组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设计,为核心素养培育提供适宜的生态系统。
大单元教学是与传统碎片化课时教学相对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指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基于课程标准和学情对教材内容加以整合重组,形成逻辑连贯且内容完整的教学单元。有学者认为,大单元是一种学习单位,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指向素养的、相对独立的、体现完整教学过程的课程细胞。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时间保障、情境支持与深度参与。而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单一课时聚焦技术细节,缺乏战术配合、实战应用和情感体验的连贯设计,容易导致学生学完就忘、学而不用。而大单元教学可以通过长周期、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从单个技术学习到组合运用、战术创新的进阶路径,并通过制定长期锻炼计划和实施自我监测,引导学生形成稳定的习惯,进而培育其体育核心素养。基于大单元教学特征,学校及体育教师可从框架设计、教学环节和效果评估三个层面出发构建体育大单元教学模式。
结合体育教学大纲设计体育大单元架构,并设置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学校应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纲领,遵循结构化知识与技能传授模式、进阶式学习原则,将原本单一的体育运动项目整合为教学单元,如篮球大单元、足球大单元、田径大单元或武术大单元等,单元课时需根据每学期的实际体育课时进行设定。在设定好体育大单元后,体育教师需结合具体体育项目制定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以篮球大单元教学为例,教师需分别设置不同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在体育学科知识层面,引导学生掌握运动项目的技术原理和规则文化,比如对运球、传球、投篮等动作进行技术指导,讲解快攻战术、攻防转换策略等,也可为学生讲解国内外篮球运动的发展历程、赛事组织形式等相关知识。体育教师也应注重对学生核心运动素养的培育,比如篮球大单元的前期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发球技术、基础运球技术等,中期可通过3V3攻防对抗提升其战术应用能力,后期则要求学生组队进行篮球比赛,逐步引导学生应用篮球运动的核心规则并掌握相关技能。最后,体育教师还应将体育项目教学与综合素养培育融合。例如,在篮球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穿插讲解篮球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篮球运动中的团队精神与集体荣誉体现等内容。
在体育大单元教学中创设深度参与的学习生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体育学习。在体育大单元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聚焦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需求,采取富有吸引力、趣味性的教学策略,摆脱传统体育教学过于注重单一技能训练的局限性,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体育知识并自觉将体育课所学内容内化于自己的日常体育生活。以足球大单元教学为例,体育教师可改变传统的碎片化技能教学方式,主要围绕8人制攻防比赛设计递进式任务,如基础课上可以将传接球练习融入传球游戏,要求学生在快速传球游戏中判断传球时机。进阶课上可以让学生分组设计进攻方案然后进行攻防演练,鼓励学生自行验证其足球攻防战术的合理性。最后教师可设置实战竞赛,鼓励学生自由分组参与对抗赛。此外,体育教师也应搭建生活化迁移路径,在课堂内完成足球站位技术专项训练后,可要求学生课后在校园足球角自主组织3人到5人制趣味赛,尝试采用课堂所学的跑位策略。大单元教学结束后,体育教师还可设计年级足球联赛,鼓励学生采用课堂积累的战术方案组建班级代表队参赛,将体育学习从课堂技能训练延伸为实际生活中的运动实践。
聚焦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情况制定体育教学评估体系,并依托评估结果持续改进大单元教学水平。在体育大单元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围绕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习惯以及体育品德这三项核心素养为学生制定评估指标,比如通过技术动作连贯性、战术决策合理性以及比赛应对敏捷性等指标来判断学生的运动能力是否有所提升;也可以通过健康知识应用能力、运动安全防护意识等指标来判断学生是否养成了体育健康习惯;而在体育品德评估方面,则可从项目规则遵守度、团队协作贡献值等质性指标入手,展开评估。依据评估指标,学校和体育教师可定期判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成效,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单元教学实施精准改进。比如对于健康行为评估中运动计划执行力较低的学生,可联合家长制定家校协同方案,邀请学生与家长共同分析执行障碍,如时间安排冲突、兴趣不足等,将运动计划调整为趣味化任务,通过亲子运动打卡App实时追踪进度,激发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内在动机。通过系统评估与改进体系,学校不仅可以更好地衡量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也能使体育教学目标更贴近学生的成长需求,使教学过程更聚焦素养培育实效,最终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良性循环。
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开展体育大单元教学工作,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碎片化技能传授的窠臼,以结构化单元构筑了体育教学生态,使体育课堂成为学生学习体育技能和健全人格的立体场域。立足体育强国战略,未来学校应坚持体育育人方针,以培育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为目标,构筑大单元教学框架,推动体育教师从技术传授者向素养培育者转型,让学生在大单元教学的浸润中,既能掌握运动本领,又能拥有较高的品格修养。
(作者系山东建筑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