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昌文
当前互联网环境下,各领域产生的数据信息越来越多,如何保障这些网络数据的安全性成为众多行业关注的重点。
与传统的数据管理技术不同,区块链技术采用数据区块的方式将数据库相连接,每个区块、节点都存有完整的数据信息。这种分割方式与传统的单一中心节点不同,大大降低了数据存储风险,正是这种去中心化的特性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即便是某一区块、节点的数据突然遭受恶意攻击,完整的数据信息也很难被篡改、泄露。且各区块之间的共识算法主要为非对称加密算法和哈希函数,前者可以将每一区块中的原始数据转化为加密格式,每一算法都对应着唯一的秘钥,若用户未能得到完整授权便很难解锁并访问全部数据;后者则可将数据打乱后重新混合并以固定长度的字符串保存下来,这样可使得整体数据量变小,便于管理、易于溯源,也有效确保了原始数据的完整性。正因区块链技术具有如此突出的优势,人们将其广泛应用于物联网、医疗、金融等领域,来保障计算机数据安全。另外,区块链技术还支持智能合约,即当提前预设好区块链中的指令规则时,一旦用户触发指令,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系统便会自动执行合约,整个过程不需人为干预和操作,合约事务处理效率更快,事务完成度也更高。现实中人们常将智能合约这一技术应用于身份验证、用户访问权限控制等事件,以提高计算机系统数据安全性。
具体来看,区块链技术在计算机数据安全中的应用表现如下。
第一,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领域数据安全防护。金融领域数据安全事关国家经济稳定,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金融行业发展数字化转型趋势更加显著,该领域的数据安全形势更为严峻,复杂攻击问题不断出现,导致不少金融数据泄露,直接影响消费者、行业乃至社会的稳定发展。为高效应对如此形势,人们利用区块链技术来对金融领域数据安全进行防护。如交易双方可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交易系统,该系统包括区块链的基础架构及其他设备,双方贸易数据都被存储于每一区块,当双方进行交易时,智能合约模式可使得双方直接完成支付,而不必通过其他信用机构参与,如此可有效提高交易双方的完成效率。区块链技术中哈希函数的应用也使得交易双方的所有贸易信息管理更加方便,也更加透明,大大减少了因信息不对等而造成双方贸易产生分歧的情况。
第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医疗领域数据安全防护。近年来,医疗行业数字化改革产生了大量医疗数据,这些数据包括患者身体健康数据与就医数据,属于患者的个人隐私,如何保护公民医疗数据与隐私安全成为关键。如在重大传染疾病治疗中,为方便医生或患者调阅、查询相关医疗数据,医院等机构可引入区块链技术来确保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同时利用该技术对医生、患者的数据查询权限进行适当限制,以避免因医疗数据泄露可能引发的数据篡改等问题,并避免由此产生的社会恐慌等问题。另外,政府及科研机构等组织出于非营利性目的也会使用医疗健康数据,这种情况下涉及的数据信息更多,为确保此类情况下的数据安全,这些机构可利用区块链技术与智能合约,优化审批流程,数据资源经由修饰后允许下载,有效避免源数据泄漏问题。
第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领域数据安全防护。供应链在不少领域中的作用十分关键,可将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及消费者等上下游成员联系起来,而对供应链进行管理则是确保整个网链结构稳定、健康运行的关键,其中数据安全防护更是十分重要。以甘肃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为例,人们利用区块链技术来对其供应链系统中的海量数据进行管理,如供应链每一节点的数据存储都呈现分布式特性,不会因某一节点成员数据泄露而导致全供应链数据泄露,加密算法下每一区块的数据安全更是得到保障,尤其制造商与销售商、销售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数据都具有较高的保密性。同时,区块链技术还可用于供应链中全流程信息数据的完整记录,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每一环节的交易情况都可准确追溯,这为确保行业产品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
第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物联网领域数据安全防护。区块链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可被广泛应用于快递物流等行业,保障行业数据安全。以物流行业为例,其在构建物联网系统对产品运输流程进行管理时会产生大量数据,但这些数据多被存储于传统的数据中心或云上,易被恶意攻击导致泄露。区块链技术不仅可对产品物流运输数据进行分布式管理,而且能凭借其防篡改、永久保存等特性为海量物流运输数据的安全防护提供有效支撑。现今人们常把物联网、区块链与供应链等技术相结合应用于不同产业领域。
总之,区块链技术在计算机数据安全防护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其凭借去中心化、高度加密、防篡改等特性保障信息数据安全。未来人们还应不断开发区块链技术的功能,将其应用于更多实际场景,为社会发展提供多层次的数据安全防护。
[作者系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本文系甘肃省委组织部2023年甘肃省陇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个人)项目:金昌市区块链+智慧物流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及人才培养项目(甘组通字〔2023〕20号);甘肃省社科联2024年度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新质生产力助力甘肃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24ZZ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