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进
□ 王泽勇
近日,四川省宜宾市召开产业投资基金群发布会,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产业,发布总规模超60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矩阵和首期榜单,并以此为契机,邀请国内优秀基金管理机构参与宜宾新一轮产业投资基金组建,充分发挥基金在项目推荐、股权投资方面的优势,推动宜宾产业建圈强链。
此次发布会是宜宾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在对自身产业发展优势深度认识、精准分析、深挖需求后作出的重要之举。这标志着新时代下,宜宾坚定“一蓝一绿”产业方向,持续优化招商引资方式,基金招商由项目导入的1.0时代,向投引并重的2.0时代迭代升级,将有力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
基金矩阵夯实强链之基
“我们拟整合已组建的18支、300亿元存量基金群,拓展未来3年内超300亿元增量基金群,打造总规模超600亿元的投资发展基金矩阵。”发布会上,宜宾市相关负责人直接抛出“基金绣球”。
当天发布的基金矩阵,主要包括存量基金和新设基金两个方面,各为300亿元。
本报记者注意到,18支300亿元存量基金群中,宜宾特别引入了IDG等头部资本组建管理7支基金,规模为221亿元,重点对外拓展产业朋友圈,宽口径导入优质项目,市场化开展投资研判,在做好国资保值增值的同时开展股权投资。同时,宜宾立足本地重点产业和企业,组建11支基金、规模为79亿元,重点筛选市内外优质项目,做好股权投资和投后管理,对落地项目做好产业服务。
据介绍,此次发布的基金围绕主责主业,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重要技术,引领各类长期资本聚焦科技属性、技术价值、新兴领域开展有效投资,带动形成产业投资资本集群,同时涉及储能产业、晶硅光伏、数字经济及智能制造产业。
除以上基金群外,宜发展集团正在推动设立25亿元高质量发展基金群,主要涵盖:20亿元产业并购基金,拟围绕宜宾“4+4+4”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项目并购;5亿元新能源应用基金和民营经济发展基金,拟重点与电力企业、社会资本合作,在全国范围内投资光伏发电、新型储能等新能源应用场景类项目,并为宜宾优质中小微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项目为王“筑巢引凤”树品牌
此次产业投资基金群发布会,78家基金管理人齐聚宜宾,其背后无疑是由于宜宾优良的产业基础、蓬勃的产业发展潜力和优质的营商环境。
宜宾锐意进取、勇于探索,3年多来,通过合作资本推介,成功签约落地项目34个,总投资达1063亿元。其中,动力电池导入昆仑电解液、青岛明昉、中材锂膜等项目17个,总投资482亿元;晶硅光伏导入高景太阳能、青海丽豪、英发睿能等一批优秀核心企业,在四川省率先完成光伏全产业链布局;新型储能导入新艾电气等头部企业,持续擦亮“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招牌,有效推动宜宾“一蓝一绿”产业的发展壮大。
实践证明,产业投资基金不仅在宜宾加快产业聚集、补齐产业短板、促进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引导作用,基金合作伙伴也获得了显著的共赢效益。
“产业基础和基金招商是宜宾市‘筑巢引凤’的金字招牌。”中金资本董事总经理钟险表示,“在合作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宜宾营商环境优良、产业基础完善、国有资本实力雄厚,为投资落地带来显著优势,对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目标企业有天然吸引力。”
“我们以更宽泛的合作范围、更精准的投资方向,与大家一道推动基金与城市同频共振,共同开创资本赋能的生动场景,共同感受城市蝶变的澎湃脉搏,共同探索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宜宾市委书记方存好表示,未来宜宾将推动基金向更多产业领域拓展。
机会清单深化新场景应用
设立基金矩阵,就是为进一步招引项目,项目如何落地,关键在应用。据悉,宜宾在瞄准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细分产业领域,进一步向新型储能、数字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延伸和应用。
日前,宜宾召开了以“新应用·新场景·新宜宾”为主题的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发布会,发布清单包括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型储能、可再生能源替代、绿色低碳转型应用等七大类型共78个应用场景,总投资超195亿元。
“这样的清单发布形式具体、清晰、高效。我们这次来就已经初步对接了两个项目,并已和合作方达成初步意向。”电子科技大学信软学院副教授张帆表示,大家都十分看好宜宾发展,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多领域合作,并争取项目实现产业孵化。
近年来,宜宾始终把应用场景作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落地的复合载体,在创新打造基金矩阵的同时,不断丰富场景招商,取得了丰硕成果。
近年来,宜宾抢抓国家“双碳”机遇,推动产业结构向数字经济新蓝海、绿色新能源“一蓝一绿”转型,优质白酒产业“地标”地位持续巩固,产值稳定在1000亿元以上;动力电池产业强势崛起,产值突破1000亿元,产销稳定占全国15%以上;晶硅光伏产业快速起步,产值接近300亿元;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营收超600亿元。在此基础上,宜宾改造提升能源化工、轻工纺织、机械制造、建筑材料等传统产业,前瞻部署新型储能、数字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