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视野

“赢”在天鹅城

河南省三门峡市奋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刚刚过去的2021年,三门峡市主要经济指标稳居河南省“第一方阵”前列,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省第4位,366个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89.8亿元,占年计划额的144.6%,中科芯时代、布科思机器人、宝鑫电子三期等123个产业转型项目建成投产,实施“三大改造”项目244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覆盖率达77%……一组组亮眼数据,见证着三门峡应变局、开新局的铿锵姿态,体现了这座城市营商环境和经济发展互生共荣的良性循环。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只有一流的营商环境,才能营造出适合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的经济生态。近年来,三门峡市全力打造“赢在天鹅城”营商环境品牌,以行政服务最便捷、市场环境最高效、法治保障最有力、生产生活最舒心、组织保障最完善为目标,努力建设中西部地区营商环境最优城市。

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打造更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通过“一网通办”,实现企业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社保登记并联办理、一日办结,企业登记“全城通办”“智能审批”“自助打印”,不动产登记“1个环节2小时办结”。在河南省率先推出30项“容缺办理”业务和18项“首违不罚”柔性执法清单,全市企业197项涉税业务实现“一次不用跑”,河南省第一张电子专用发票顺利开出,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实现新提升。

打造更加周到完善的服务环境。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建立市级领导分包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工作制度,成立26个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市领导具体抓,牵头市直单位务实抓”的工作机制。在全市确定50个营商环境监测点和60名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充分发挥营商环境监测点、特邀监督员对营商环境建设的推进作用。创新开展“局长(主任)走流程”活动,各部门“一把手”换位体验走流程,用心找差补短板,通过持续推进构建“全要素保障”“全链条跟进”“全流程提速”“全方位服务”“全部门齐抓”的“五全”保障格局,掀起了优化营商环境新高潮。

打造更加智慧便捷的市场环境。围绕智慧城市创建,提出“数字化营商环境”新模式,开发“三门峡数字化营商环境动态监测平台”,实现了营商环境数据即时上传、实时更新、问题及时反馈、在线评估督查等多项功能,智慧化营商环境取得新突破。

全面提高市场服务水平

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围绕“税收惠民办实事,深化改革开新局”这一主题,健全优惠政策直达快享机制,开展“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行动,推出196项“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清单,5大类246项涉税业务全面实现“最多跑一次清单”服务,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持续完善“政银担企”“银税互动”“银商互动”等合作平台和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政策。截至2021年12月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79.78亿元,较年初增加43.87亿元。517户中小微企业通过“税银贷”获得贷款3.7亿元,为331家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7亿元,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不断加大企业服务力度。落实“绿色通道”和“首席服务官”制度,全面掌握投资项目的投资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投资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实现保障有力、服务到位、精准高效。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全市1566名干部走访中小微企业11,904家,收集问题2028个,问题处置率达到100%。开展市场准入和项目建设审批攻坚,印发《关于完善市场准入项目建设审批机制优化营商环境的通知》,从建立委托审批、数字化产业链分析等7项机制着手,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开,审批效率进一步提升。

全力支持发展“专精特新”。制定印发《三门峡市2021、2022年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健全“专精特新”培育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全市“专精特新”培育库入库企业达80家,23家中小企业已获“专精特新”认定,5家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良性梯度培育体系初步形成。

全面强化法治服务保障

深化法治建设。坚持把法治诚信打造为营商环境最硬内核。不断提升干部业务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持续深化“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吸引了大批各类市场主体前来投资兴业。

提高办案效率。深化案件繁简分流机制,落实小额速裁、简案速裁机制,通过破产案件绿色通道机制,审判效率进一步提高。建立涉诉企业财产封闭运行机制,对资金暂时周转困难、尚有经营发展前景的涉诉企业,慎用冻结、划拨流动资金等手段,尽量不使其停工停产,切实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强化法治宣传。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市政府和市直各单位门户网站开设了优化营商环境专栏,确保国家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政策第一时间宣传到位。通过举办全市法治政府建设骨干培训班,邀请知名律师作《优化营商环境》《证券法修改之营商环境》等专题辅导报告,使各级各部门的法治意识和执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三门峡市牢牢把握“宜居宜业”这个支撑点,全面发力,久久为功,有效破解城市承载力不强问题。以优美生态提升颜值。“十百千万亿”生态治理工程扎实推进,240公里沿黄生态廊道基本贯通,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空气质量持续向好。以文化底蕴涵养气质,以民生建设改善品质。23项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全市新增城镇就业3.9万人,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1所,新增学位2760个,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通过着力打造生态、文化、民生名片,企业家的成就感、获得感和归属感更加强烈,在三门峡“投资放心、创业安心、生活舒心”的共识业已形成。

“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良好的生态环境,每年都吸引了成千上万只白天鹅前来三门峡栖息越冬,而正在加速形成的一流营商环境,也势将吸引各类高端资源要素集聚,成为三门峡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成为这座城市又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为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无限活力和强劲动能。

(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供稿)

2022-03-25 河南省三门峡市奋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8093.htm 1 “赢”在天鹅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