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视野

优化营商环境 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天河区聚焦政务服务提质等方面全面优化营商环境,鼓励、支持、引导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天河区是广州市中心城区。天河区聚焦政务服务提质、要素供给保障、科技创新赋能、国际规则衔接、法治环境提升、市场运行护航等方面,全面优化营商环境,鼓励、支持、引导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1年底,天河区共有企业48.6万户,其中民营企业44.7万户,天河区企业总量和民营企业总量均居广州市首位。2021年,天河区新增企业16.4万户,日均新增448户,占全市新增企业的35.6%,其中新增民营企业15.3万户。2021年天河区地区生产总值达6012.2亿元,位列2021年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榜首、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二名。

政务服务提质,中小企业经营便利度高。中小企业开办企业“零成本”。天河区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工程,做好“简”文章,抓好“快”服务,让中小企业“真省事”,最大程度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将“照、章、税、保、金、银”等开办企业事项全面整合,开办企业成本由过去的低转变为零,并升级为“来就送”,2021年全年送出“开业大礼包”159,265套。

打造“天河区政策兑现服务平台”,兑现中小企业政策“免申即享”,共发布11个部门131项兑现事项,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网通办、零跑免申”便利兑现服务。累计在线办理兑现业务2110件,在线办理率为100%,拨付完成高质量发展产业扶持政策资金5.8亿元。

支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发展。2021年支持24家示范平台、基地和服务站,支持资金约101.66万元。目前天河区共有24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小型微型企业示范基地,36家中小企业服务站。2021年为企业提供金融、政策、技术等服务活动超150场次。

全国首创设立政企沟通服务中心。为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天河区成立了首个政企沟通服务中心,作为“政企面对面”活动的实体阵地,打造具有“广州温度”的政企沟通经验做法,推动构建高水平的新型政商关系。

加强要素供给,中小企业发展后劲足。天河区推进要素供给保障工程,优化人才、场地、资本等市场要素配置,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发展普惠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2021年,天河区支持58家金融机构及利用资本市场融资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约6142.6万元;落实贷款贴息政策惠及中小微企业,发放中小微企业专项利息补贴1014.93万元,惠及320家企业,撬动贷款32.16亿元。

进一步放宽中小企业场地限制。实现标准地址库范围内企业住所自动登记确认,免除场地证明材料,实行住所登记与经营场所备案制度,推行“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住所登记改革。

精准对接用工供需缓解中小企业招工难。天河区优化求职招聘、免费培训、就业补贴等服务,线上线下多渠道实现24小时就业服务“不打烊”,全力保障中小企业用工需求。

助力中小企业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天河区出台了重点人才激励办法,融入“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人才需求导向和条件指标,2021年为459名人才发展提供支持资金7400多万元;支持中小企业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为1300余人提供人才公寓,发放人才绿卡578张,提供400多个优质学位解决人才子女教育问题。

科技创新赋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天河区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强化人才、研发、产业、资本全要素协同,全面提升中小企业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水平。

天河区致力培育科技创新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自主创新。目前,天河区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入库企业2755家,入选2021年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995家。

完善中小企业“雨林式”创新创业生态。天河区高标准打造天英汇“一赛一节一基地”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发挥好广州天英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广州国际创新节、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品牌作用。2021年天河区新增科技类中小企业3.4万家,占广州市38.2%;新增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4家,在全国各区(县)中排名第一,国家级孵化载体达到32家。全区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总数达221家,省级以上孵化载体60家,先后培育出至真信息、火烈鸟等10余家市场估值超过5000万美元的“未来独角兽”企业。

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助力中小企业融入大湾区发展。天河区率先组建民办非企组织“港澳青年之家”,为港澳青年提供政策解读、实习就业、安居乐业等全方位服务,累计发展港澳青年会员近千人,培育40多名青创典型,培育出8个亿元估值企业。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协助港澳台青年创办企业223家。天河区通过打造“1+1+N”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服务体系,成为港澳资源高度集聚区。截至2021年年底,登记注册港资企业2249家,投资总额86.54亿美元,为大湾区融合发展作出了天河贡献。此外,天河区高标准推动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建设,625家中小企业成功开设自由贸易账户,2021年实现服务贸易出口额15.6亿美元。

法治提升市场护航,保障中小企业合法权益。构建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在市场监管等执法领域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对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轻微违法违规及首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不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实行柔性执法,最大限度减少对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2021年对73宗轻微违法经营行为施行“双免”。

推进联合奖惩信用监管。加快实施中小企业信用监管,形成从信用承诺、信用抽查到失信惩戒、信用修复完整的闭环管理。2021年推送信用信息98,648条,在77个细分领域实现了中小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提升中小企业纠纷解决效率。在天河区,以“天和”在线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和“天融”金融案件一体化处理平台为代表的智慧法院,优化诉源治理手段,实现商事案件纠纷一体化处理和高效调解。2022年,天河法院又启用了新诉讼服务中心,形成一站式诉讼的综合枢纽,为中小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天河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供稿)

2022-03-25 广州市天河区聚焦政务服务提质等方面全面优化营商环境,鼓励、支持、引导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8094.htm 1 优化营商环境 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