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视窗

河北沧州:公积金服务“跨省通办”提速

□ 赵 蕊

为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地服务群众,满足异地办事的需求,河北沧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沧州公积金中心”)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异地办理“多地跑”“折返跑”问题,推进住房公积金服务“跨省通办”。通过搭建岗位互补、地域互联、信息互通“三座桥梁”,开辟了“跨省通办”新途径,进一步提升住房公积金服务水平。

目前,沧州公积金中心已实现7项业务“跨省通办”,5项业务全程网办。今年以来,沧州公积金中心线上渠道共办理提取业务21,195笔,占提取业务总量的1/3;全市4608家单位开通了网上缴存业务,占缴存单位总数的73%,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线上业务办理“零跑路、零资料、零时限”。

搭建“岗位互补”桥梁

畅通业务运行机制

针对“跨省通办”业务,该中心专门设置了3类岗位。一是设立“跨省通办”服务窗口岗位,负责受理和审查“跨省通办”申请材料及身份核验、出具回执、邮寄材料等工作。二是设立监管平台联系人岗位,负责在全国监管平台录入信息、与外省市中心联系、分发跨省通办业务等工作。三是设立政策支持岗位,负责对“跨省通办”涉及的业务政策进行制定和调整,及时将政策上传至全国监管平台,供群众查阅。通过明确以上3类岗位职责,建立“前台受理—监管平台联系—前台办理—监管平台反馈”的“跨省通办”业务运行机制,确保业务运行流畅有序。

搭建“地域互联”桥梁

拉近异地中心距离

沧州公积金中心不断加强与其他省、市公积金中心的协调联动,优化业务审批流程,加强窗口服务管理,积极推进建立“跨省通办”联动机制。一是建立联系人制度,专人负责通过全国监管平台与其他省市中心做好政策及电子信息交流、信息协查、业务联办等工作。二是做好代办联办服务,对需要代收代办、两地联办的“跨省通办”业务,积极与缴存地中心联系开展业务办理,让群众省时、省心、省力。三是根据对职工“跨省通办”需求的科学分析,把需求量较大的北京、天津和河北省内各中心的跨中心业务作为重点,印发京津冀“跨省通办”业务联系人通讯录,方便服务窗口与京津冀中心之间的联系沟通。服务窗口人员重点学习掌握京津冀各中心的“跨省通办”事项相关政策和流程,以便能够对办理跨中心业务的职工做到一次性告知,不出差错。

搭建“信息互通”桥梁

打破数据交流壁垒

沧州市公积金中心不断强化“互联网+公积金”服务能力建设,升级改造业务系统和综合服务平台,推进部门信息共享,结合工作实际,推广业务全程网上办,减轻“跨省通办”给异地中心带来的业务量负担。一是加强部门信息共享,通过推进与工商、公安、民政、卫健委、编办和不动产交易信息共享,实现了住房公积金查询、贷款提前还款、单位和个人信息变更以及9项提取业务网上办。二是通过不断升级业务系统功能,完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主动对接冀时办、支付宝城市服务、手机银行、银行智慧柜员机等线上服务端口,大大拓宽了线上业务办理渠道。

依托“互联网+公积金”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政务服务新模式,降低了办事成本,在便民和利民化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这既是“互联网+”形式下公积金服务的创新模式,也是政务服务水平不断优化最直接体现。

2021-06-03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8915.htm 1 河北沧州:公积金服务“跨省通办”提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