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视窗

创新赋能 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辽宁兴城市乡村振兴路径探索

□ 曹志琴

乡村振兴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时间跨度长,工作难度大。在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中,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结合兴城实际,探索新路径。

强化组织保障

突出规划引领

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制定地方规划。必须强化规划引领,重视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要坚持“一张蓝图”,把乡村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等“多规合一”,科学确定村庄布局和人口规模,合理定点、定位、定功能,避免大拆大建;同时要用好用足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各项政策,梳理分散在各个部门的现有政策,将管用的、群众欢迎的、财力可支撑的政策加以整合,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挖掘乡村特质,突出个性发展,针对特色小镇、集体经济薄弱村、城郊村等不同情况,在国家顶层设计下形成地方特色规划。

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综观发达国家或地区走过的现代化历程,城镇化是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兴城的城镇化率偏低,仅为35%,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全省末位。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同时,仍需大力推进城镇化,努力实现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共促共进。

城镇化是乡村人口流向城镇的过程。一方面要通过政策供给,让进城务工人员逐步实现市民化;另一方面要逐步减少乡村人口数量,改善乡村生态环境,补齐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等短板,增强留在乡村人口的发展机遇,提高农村发展动能和效益,逐步拉平城乡收入差距。前者是城镇化的过程,后者就是当今正在推进的乡村振兴工作。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解决“钱、地、人”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围绕“钱、地、人”等要素的供给,抓住关键环节,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解决“钱”的问题。关键是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多层次多形式推进涉农资金整合”,为涉农资金整合规划了路线。目前,涉农资金依然面临“多头管理、资金分散、补贴变质”等困境。

解决“地”的问题。关键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土地要素城乡平等交换机制,加快释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红利。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农村土地存在闲置浪费现象。2018年以来,国家提出要集中开展农村土地分散整治工作,实现土地规模化利用。

解决“人”的问题。人才资源是乡村振兴第一资源,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充分发挥各地人才优势,处理好“走出去”“留下来”和“引回来”的关系,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高质量发展乡村经济

提高产业化水平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产业振兴一方面要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强调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和品牌强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另一方面要推进非农产业体系建设。结合兴城提出的乡村振兴“十本经”,需加快“一乡一龙头”“一企一园区”“1+10”园外园建设,并发展乡村旅游、民宿、休闲农业、康养产业等,让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创业就业,不断壮大乡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发展庭院经济。在兴城,助力乡村振兴提供的新尝试、新路径,对于乡村环境整治、脱贫攻坚工作都具有撬动作用。其中,发展庭院经济,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庭院问题,改善每一户的房前屋后、院内院外环境,让每个家庭都干净整洁。二是庭院与庭院之间的问题,让每条街都美起来、亮起来。三是解决产业、环境、旅游多位一体的问题,通过庭院经济衍生庭院经营,改善乡村环境,带动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推进兴城“转身向海”,发挥海洋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的优势,发展海洋经济、完善产业链,做好“大海”这篇文章。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丰富的海岸、海洋、海岛资源。二是突出项目带动,发展现代养殖业。三是打造海产品交易平台。四是大力发展绿色休闲渔业。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设红崖子花生、沙后所蔬菜、望海肉鸡、华山食用菌等精深加工特色乡镇。特别是依托经济开发区农产品深加工园区,发展精深加工产业,打造一批兴城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品牌,逐步建立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借助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等渠道,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品牌产品营销;加强农产品商标及地理商标的注册和保护,构建全市优质农产品品牌保护体系。

目前,作为辽宁省首个农村淘宝启动县(市),兴城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实施的“农村淘宝”项目,已建成1个市级综合服务中心,运营农村淘宝服务站81家,覆盖15个乡镇。

(作者单位:兴城市委党校)

2021-06-03 ——辽宁兴城市乡村振兴路径探索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8914.htm 1 创新赋能 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