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引导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构建新开放格局是形势所逼、政策所需、现实所盼。”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彭静说,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从司法角度有力支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新开放格局建设。站在更广的法治化视野,成渝地区还需要国家层面从法治协同的角度形成更多的“制度供给”。
彭静建议,依托重庆“长江上游”的区位优势,在第五巡回法庭派驻重庆的基础上,推动知识产权法庭、破产法庭落地做实,高起点高标准设立金融法院、长江上游生态保护法院、重庆海事法院等一批新的法治载体,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支撑。
彭静还建议川渝携手打造“区域法治共同体”和“法律服务共同体”。
在“区域法治共同体”建设方面,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联动,建立两地行政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机制,实现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加强政府法治工作协同,建立行政复议区域协同机制,推进行政复议信息共享、专家库共用,助推行政复议规则制度创新,联合开展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联动开展政府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加强法治宣传合作,联合开展成渝地区协同发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推进川渝法治文化融合与共享。
在“法律服务共同体”建设方面,探索建立面向“一带一路”的商事仲裁、调解中心,共同培育一批综合性旗舰品牌法律服务机构。联合组建专业法律服务团队,为多向出渝出川大通道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支撑性重大引领项目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