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视野

践行沂蒙精神为发展添动力

山东临沭县发改局机关党组织持续聚焦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积极发挥牵头作用,为中小微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本报讯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山东省临沭县发改局机关党组织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局机关党组织积极发挥牵头作用,为企业“逆势上扬”装上防护罩,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信用监测指数连续10个月位于全市第一名。

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实现数据共享。定期归集行业部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不断提高信用信息数据归集的共享性,将归集结果与红黑名单和信用管理制度联系起来,形成社会化的信用资产,提升行政管理效能,丰富社会管理方式。截至目前,全县共归集“双公示”信息54,110条,其中行政许可类51,116条、行政处罚类2994条、地方红名单483家、地方黑名单280家,同步将信息推送至“信用中国(山东临沂)”网站,并向社会公开,让诚实守信者处处绿灯,让失信者无处遁形。

加大执行力度,实施联合惩戒。依法运用信用约束手段,与县法院、公安、检察院等部门联合建立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大对“老赖”的打击力度。2018年以来,全县共强制拘传失信被执行人1874人,拘留失信被执行人937人。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还将被限制高消费,通过联合惩戒,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心安宽慰。

处置“僵尸企业”,盘活闲置低效用地。不断加快“僵尸企业”出清速度,坚持依法依规原则,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市场运作、府院联动、部门配合,构建完善、高效、顺畅的企业退出机制,坚持“一企一策”,分类处置“僵尸企业”,盘活闲置低效用地。今年来,全县已有效处置“僵尸企业”4家,其中盘活2家、出清注销2家。

开展失信修复,增强企业诚信意识。开展诚信建设宣传下基层活动,举办公益性信用修复专题培训班,主动对接失信企业,将信用修复办理流程和所需资料送达企业,为失信企业办理信用修复提供帮助。截至目前,已帮助57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撤销行政处罚公示信息200余条,帮助企业摆脱信用束缚。

强化舆论导向,打造诚信建设典型。依托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介,全方位展示信用体系建设情况。发放诚信经营倡议书300多份,签订市场主体信用承诺书20余份,20余家企业向社会公开承诺,“规范经营业态、打造诚信城市”案例被多家媒体报道。

中小微企业是这次疫情中最困难的群体。让企业稳才能稳住全县经济发展的基本盘,越是困难,越要奋勇向前。临沭县发改局机关党组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沂蒙精神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核心任务,深刻领会把握沂蒙精神、立足岗位践行沂蒙精神,在传承红色基因、坚守初心强党性上作表率,在转变作风、为民服务解难题上当先锋,在狠抓落实、干事创业敢担当。持续聚焦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坚守“主阵地”,种好“责任田”,用“辛苦指数”换取企业的“幸福指数”“满意指数”。

(王成峰)

2020-11-25 山东临沭县发改局机关党组织持续聚焦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积极发挥牵头作用,为中小微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2635.htm 1 践行沂蒙精神为发展添动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