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又到了积分兑换物品的日子,祥符区袁坊乡爱心美德公益超市门前排起了长龙。54名贫困户手持积分券,凭借3月份赚得的积分,兑换了咸鸭蛋、食用油、大米、卫生纸和所需物品等。
“以前都是坐家里等救济,现在是用自己劳动挣的积分换物品。想用啥就兑啥,再也不等靠要了。”府君寺村52岁的段素红高兴地说。刚过去的3月份,她积极参加环境整治义务劳动,获得了60分的积分,加上原来30分的基础分,不仅兑换了面条、鸡蛋、食用油等,还兑换了一双鞋。
爱心美德公益超市货架上不仅有生活用品,还有社会各界捐赠的爱心衣物,所有物品都可用“爱心积分”兑换,凭积分券即可结算。
据了解,在很多慰问活动中,都是帮扶干部亲自“送货上门”。长期下来,滋生了贫困群众“等着干部送小康”的不良风气,“慰问式”帮扶还存在“供”“需”不对称的问题。对此,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委统战部学习借鉴并大力推广积分兑换物品办法,以爱心美德公益超市为依托,探索祥符区社会扶贫新模式,在爱心超市建设和管理上坚持做到五个到位,即精心筹划、合理选址到位,加强督查、工作指导到位,上下联动、募集物资到位,发挥作用、精准帮扶到位,星级评选、规范管理到位,推行了扶贫励志积分政策,成功实践出“爱心美德超市”扶贫扶志模式。
截至目前,祥符区共建成爱心美德公益超市15个,实现了全区乡镇全覆盖,累计发放积分金额291,300元,累计募集社会各界共捐衣8000余件,惠及334个村的贫困群众,受益群众达2万多户。
爱心美德公益超市运营一年多以来,达到了“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美德带动乡风文明”的效果,唤醒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脱贫不再返贫的内生动力,真正做到了引导群众养成良好文明习惯,让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德相结合。
(陈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