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丁 南
□ 王福军
12月15日,福建省消防救援总队正式启用“福建省消防技术服务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率先通过信息化平台引入第三方大数据比对、GPS地理信息定位、人脸识别等多项先进技术手段,全程记录消防技术服务活动过程,提升技术服务监管水平。今后,社会消防技术服务企业机构和从业人员开展技术服务时必须登录平台进行备案,公开服务信息,全过程“留痕”,接受社会监督。
执业全过程“留痕”
“福建省消防技术服务信息平台的建立是全面贯彻落实深化消防执法改革意见的重大举措,也是规范和加强福建省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活动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科技手段。”福建省消防救援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从12月15日起,福建省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信息录入(含变更)、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活动及消防部门对消防技术服务活动的监督抽查等都必须在“平台”上如实录入,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杜绝体外循环。消防部门将强化“平台”应用,及时掌握辖区内消防技术服务活动情况,切实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坚决打击出具虚假失实报告、挂靠资质证书等违法行为,努力提升辖区消防技术服务水平。
为促进技术服务机构提升服务质量,福建省消防救援总队于近日配套出台福建省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从业管理规定,将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服务水平按照星级评定,四星级为最高标准,一星级为最低标准。
据悉,“平台”将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录入的基本情况进行初始赋分及星级服务水平评定,作为消防部门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依法严格管理、开展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和抓手。不同星级在承揽技术服务业务、消防部门抽查监管等方面都进行差异化对待。分值低于40分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将被暂停执业3个月,暂停执业期间的机构从业人员应参加从业人员再教育,并经课程测试合格后方可重新执业。
福州市某消防检测公司负责人说,消防部门出台的一系列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政策,有效杜绝了不具备从业条件的“游击队”挂靠和消防执业人员挂证、出具虚假报告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提升了消防技术服务质量,有利于降低了先天火灾隐患,也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诚信守法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
重拳整治行业乱象
据介绍,今年印发的《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明确,“取消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许可,取消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消防安全评估机构资质许可制度”,同时要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消防执法行为。
福州市某消防检测公司负责人认为,福建省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从业管理规定出台后,对注册消防工程师和中级以上消防设施操作员的数量要求进行了合理的调整,降低了消防技术服务市场的门槛和成本,最直接的获利者就是所有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
对于一些社会消防技术服务企业机构出具虚假报告、资质挂靠、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证书出租、出借、转让等“挂证”乱象,福建省消防救援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消防部门将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随机不随性,“一把尺子”执法,参考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星级服务水平,合理设定抽查频次及抽查概率,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防止和纠正执法扰民,为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提供一个更好的执业经营氛围;对违法者“利剑高悬”依法严格监管,增加检查频次。
福建消防救援部门还将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不良信息共享,对于虚假承诺、恶意出具虚假失实技术服务报告,因虚假服务导致被委托对象发生火灾或者导致火灾蔓延扩大造成严重后果等消防安全领域严重失信行为的,在依法予以处罚的同时,将上述严重失信行为列入消防技术服务不良执业“黑名单”,纳入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在“信用中国”网站等平台予以曝光,会同有关部门或者机构对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实行行业退出、永久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