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武艳杰报道 福建省日前出台《福建省“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争取到2022年,建立健全省域“互联网+医疗健康”协同应用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努力打造“健康中国”建设示范区,推动更多医疗服务便民惠民措施落地见效。
据福建省卫健委主任柳红介绍,作为全国10个“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示范省之一,目前,福建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架构已基本建成,建成省市两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从省到村五级卫生健康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全省所有公立医疗机构以及50%的民营医疗机构均已接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累计存储全员人口个案信息3800万条,电子健康档案3697万份,诊疗记录近3.5亿份。先后建成6大类28项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初步实现了全省诊疗记录、健康档案跨区域、跨机构共享调阅,三级医疗机构39项检查检验结果实现网络互认。
《实施方案》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为基础,以健康医疗信息安全可控为基准,以便民惠民为出发点,以“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为手段,旨在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将信息便民惠民政策措施落实、落细、落地。该文件作为今年福建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若干配套政策之一,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福建省“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的重要文件。
《实施方案》提出,夯实医疗健康信息化平台基础、推进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推动“互联网+公共卫生”融合发展、建立“互联网+全民健康”综合监管、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构建“互联网+医疗健康”安全保障体系、强化信息标准落地等8个方面26条具体措施。
《实施方案》明确,福建将全面推进电子健康卡“多码融合”普及应用,推动实现医疗健康服务“一码通”;建立全省统一的“福建‘12320’热线服务平台”,为公众提供基于电子健康卡的各类便民惠民服务应用;到2022年,逐步建成规则统一、规范共享的“号源池”,实现全省三级医疗机构号源统一管理。同时,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多措并举,持续优化诊疗流程,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实施免疫规划系统升级改造,推动数字化门诊建设,尽快实现疫苗追溯管理、计划免疫在线预约和接种记录查询;进一步深化卫健信息系统整合,逐步建立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监管“一张网”。
“我们的初衷是,通过健全和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服务体系,更加精准对接和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成果带来的健康红利,在看病就医时更省心、省时、省力、省钱。”柳红表示,下一步,福建将以打造医疗服务便民惠民样板为目标,立足福建实际,大胆先行先试,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及技术,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推动更多医疗服务便民惠民措施落地见效,切实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