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和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绵阳市委书记刘超关注的话题,都是军民融合发展。他于3月8日在四川代表团开放日上表示,绵阳市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肩负着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探索路径、积累经验、作出示范的光荣使命。
“基于此,建议将绵阳市列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刘超说,去年,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通过了《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及第一批创新示范区建设名单,以点带面提升军民融合发展整体水平,着力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战略能力。而绵阳市是我国军民融合特色鲜明、国防科技实力雄厚、战略科技力量集中,以及在全国科技创新和军民融合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地区之一。将其纳入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有助于推动体制机制、政策制度和发展模式更进一步实现创新,形成更多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做法。
刘超说,去年,绵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对绵阳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军民融合发展的思路举措、体制机制改革、科技协同创新和特色产业培育四个方面实现了新作为。
“国家两批次推广的36条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经验中,绵阳市贡献了6条,全部与军民融合相关。”刘超介绍说,绵阳市制定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136项重点任务,确定了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任务书和路线图,逐一落实了责任主体。并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作为市委的工作机关,对应五大行动,设立了五个专项小组,构建了对接一个院所高校、一个市级领导、一个牵头单位、一个工作专班、一个工作方案的“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着力解决了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
据刘超透露,目前,绵阳市新建成国省创新研发平台13家、总数达134家。全市新增军民融合企业66家、总数达到386家,6家企业成功进入全军武器装备采购目录、总数达到28家,军民融合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437.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51.7%。
刘超表示,下一步,绵阳市将认真落实中央和四川省委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动重点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取得新的更大突破,争当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的排头兵,为国家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贡献更多“绵阳力量”。